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概述
2015年一季度,行業開局較為平穩。企業訂單相對有所好轉,用工和原料等要素成本仍在增長,企業生產保持穩定,總產量保持微增;外銷方面,出口數量和金額小幅增長,但增速放慢趨勢猶存;內銷方面,內需求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傳統大型百貨(尤其一二線城市)渠道銷售增長乏力,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相對較好,電商依然活躍;行業效益保持平穩增長,運行質量有所改善,行業轉型升級仍在進行中。
展望2015年后三個季度,我國服裝產業還將受國內外經濟、需求等因素的影響,預計后三個季度行業不會出現劇烈波動,但困難和壓力依然突出,局部下行或階段性下行風險較大,產業仍將處于深度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過程中。
一、2015年一季度行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生產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66.15億件,同比增長3.94%。其中梭織服裝34.77億件,針織服裝31.38億件,同比分別為4.82%和2.99%。
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增幅情況示意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分地區情況
東部沿海地區受土地、能源、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上漲、生態環境約束等因素影響,資源密集性和勞動密集性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服裝產業調整升級壓力不斷增加,該地區服裝產能不斷向中西部低生產成本地區轉移。2015年一季度東部地區完成服裝產量52.27億件,同比增長3.77%,占全國服裝總產量比重下降0.1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比重下降0.15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11%。西部地區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比重微增0.28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8.85%。東北地區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比重下降0.5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3.66%。
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分地區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5年一季度服裝產量分地區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2009年至今數據顯示,東部地區服裝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比重呈減少趨勢。2009年,東部地區服裝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87.60%,中西部地區服裝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2.40%。至2015年一季度,這兩個數字分別為79.02%和20.98%。
2009年至今東、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產量占全國比重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按分省情況來看,我國服裝產量前五名大省仍為廣東、江蘇、福建、浙江和山東省,該五省總產量同比增長4.20%,占全國總產量的72.95%,占比較上年同期增加0.83個百分點。
2015年1-3月粵蘇閩淅魯五省服裝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外銷
據海關統計,2015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361.55億美元,同比增長2.17%。服裝出口數量為68.21億件,同比增長0.7%。服裝出口平均單價4.32美元/件,同比提高1.17%。其中,針織服裝及附件出口164.57億美元,同比下降5.04%,出口數量為43.75億件,同比下降5.09%,梭織服裝及附件出口170.55億美元,同比增長9.36%,出口數量為24.45億件,同比增長13.05%。
2015年一季度我國服裝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3年至今服裝出口累計增幅情況示意圖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我國對主要市場出口情況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亞洲仍是我國服裝出口第一大洲。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亞洲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1.38%,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37.64%,。對歐洲出口額同比下降7.09%,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25.95%。對北美洲出口額同比增長8.1%,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20.07%。對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額同比分別為23.79%、46.11%和-3.65%,分別占出口總額的6.8%、6.18%和3.36%。
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各大洲服裝出口額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5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各大洲服裝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對傳統市場出口情況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服裝出口金額總計203.28億美元,同比下降0.98%,占全國服裝出口總額的56.22%,占比較去年同期減少1.79個百分點;出口數量總計36.95億件,同比下降1%,占全國服裝出口總量的54.18%,占比較去年同期減少0.93個百分點。
美國市場 2015年年初,美國制造業擴張速度大幅放緩,工業生產總體表現較低迷,同時,嚴寒也影響到消費支出。但零售銷售增速仍有所回升。整體來看,美國仍是全球復蘇最好的經濟體,消費者信心正在回升,零售情況正在好轉。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美國服裝出口金額66.49億美元,同比增長8.96%;出口數量12.82億件,同比增長12.05%;出口單價4美元/件,同比下降2.43%。
歐盟市場 2015年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有所加快,制造業PMI穩步回升。其中,歐盟主要經濟體德國經濟狀況仍然健康,但增速不如去年年底強勁;英國一季度經濟預期普遍樂觀,有望獲得加速增長;法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法國一季度經濟增長略好于預期,家庭購買力增強,內需得到提升。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服裝出口金額82.09億美元,同比增長0.5%;出口數量15.64億件,同比下降0.14%;出口單價4.34美元/件,同比增長0.65%。
日本市場 日本政府認為提高消費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已逐步消退,經濟出現復蘇。同時受惠于日元大幅貶值,出口型企業經營狀況大幅改善、設備投資計劃增長。由于企業效益改善,職工收入也水漲船高,但由于物價上漲以及提高消費稅等因素,大多數工薪家庭都感到生活壓力比以往更大,實際購買力出現了下降。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日本服裝出口金額40.8億美元,同比下降9.62%;出口數量6.11億件,同比下降12.15%;出口單價5.61美元/件,同比增長2.14%。
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傳統市場服裝出口金額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傳統市場服裝出口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1年至今我國對主要市場服裝出口金額累計增幅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對新興市場出口情況
2015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和石油價格下跌,打擊了一些關鍵新興市場國家(如巴西和俄羅斯)的出口收入,新興經濟體迎來6年來最慢增長,市場需求增長隨之減慢。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東盟、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出口服裝金額合計51.56億美元,同比下降0.35%;出口數量合計10.06億件,同比下降1.53%%;出口單價4.14美元/件,同比增長2.2%。
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新興市場服裝出口金額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5年一季度我國對新興市場服裝出口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5年一季度我國服裝出口主要國別(地區)比重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ㄈ﹥蠕N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2472億元,增長7.8%,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2397億元,同比增長10%。
2011年至今社會消費品及服裝類零售總額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一二線市場方面,在經歷2014年第四季度的增速低谷后,2015年開年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增長表現相對較好。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2015年一季度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9%,增速較2014年同期高4.5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表現較差,零售額同比下降3.1%,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受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影響,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各類服裝零售量同比增長5.9%,增速較上年同期高9.4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服裝零售量同比增長3.3%,增速較上年同期增加2.2個百分點。
2014年至今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月度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ㄋ模┬б?/strong>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5262家,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20.13億元,同比增長8.03%;利潤總額260.6億元,同比增長13.15%。虧損企業2813家,虧損面為18.43%,比2014年同期下降1.48個百分點。
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效益情況主要指標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ㄎ澹┩顿Y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我國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641.65億元,同比增長25.30%。施工項目2706個,同比減少-1.64%。新開工項目1327個,同比增長13.81%??⒐ろ椖?62個,同比增長0.36%。
其中,實際完成投資額和新開工項目數增速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高,顯示投資平穩增長,投資信心回升。
2015年一季度服裝、服飾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近期行業運行特點
現階段,中國服裝產業面臨的形勢是:外銷方面,國際市場需求復蘇緩慢,發達經濟重啟工業化進程,加強對價值鏈高端的控制。新興經濟體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布局,競爭更加激烈;內銷方面,內需消費結構升級加快,數量擴張被個性化消費取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行業內部,勞動力成本等生產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愈發不明顯。在此背景下,結構調整、創新驅動成為行業穩健發展支撐力。
結合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數據和中國服裝協會調研情況,2015年一季度,行業運行特點可以概括為:開局總體平穩、運行質量提升、壓力依然突出、企業調整積極。
?。ㄒ唬╅_局總體平穩
2015年一季度,國際經濟環境依然復雜,不同經濟體復蘇形勢分化。發達經濟體持續弱復蘇,其中美國經濟向好,歐元區走出是最差時期。新興經濟體分化明顯,大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巨大增長壓力。我國持續結構調整,為應對經濟形勢的變化,采取了放松的宏觀政策,在新興經濟體中表現相對較好。
在此經濟背景下,2015年一季度,我國服裝行業運行開局平穩。外銷方面,我國服裝出口金額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64個百分點,出口數量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4.5個百分;內銷方面,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速較上年同期增長1個百分點;產量方面,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2015年一季度行業經濟運行主要指標同比增長(%)及與上年的比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等
從出口、內銷、產量、效益等指標的整體情況綜合來看,2015年一季度,行業運行開局總體平穩,沒有大起大落。中國服裝協會對織里、西柳、沙溪、平湖、孫村等產業集群的調查情況也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上述產業集群服裝產量較上年同期略有上漲;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小幅上漲;企業用工缺口在10%左右;因內銷訂單數量有所增加,企業半年內訂單相對注充沛;少量企業關停??傮w看來,上述產業集群企業運行情況同樣正常平穩。
?。ǘ┻\行質量提升
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運行質量略有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銷售利潤率5.64%,較上年同期提高0.26個百分點,表明企業盈利能力有所提高;成本費用利潤率6%,較上年同期提高0.26個百分點,表明企業付出每個單位成本,比上年同期獲得了更多的利潤;三費比例8.68%,較上年同期下降0.02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的能力有提升,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0.18和0.07個占分點,表明企業應收賬款變現所需時間短,流動資產周轉加快,利用率加大,盈利能力增強。
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經濟效益指標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壓力依然突出
行業壓力仍然存在。首先,從國際需求來看,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之中,經濟復蘇比較緩慢,我國服裝出口市場需求仍然比較疲弱;其次,從國內需求來看,我國經濟持續結構調整,經濟新增長動力和傳統增長動力正處于銜接期,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服裝內銷增長也有可能隨之進一步放緩;第三,從行業內部來看,勞動力、原輔材料等生產要素成本的剛性上漲對行業形成的壓力長期存在;同時,受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訂單向東南亞等地區的流失也為服裝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張8.16%,同時銷售毛利率14.66%,較上年同期下降0.11個百分點。在企業產品售價提高、銷售收入增長的情況下,銷售毛利率下降,表明企業盈利空間繼續受到成本上漲的擠壓。在虧損面收窄、虧損企業減少的情況下,虧損企業平均虧損額較上年同期沒有明顯減少,顯示企業經營兩極分化進一步明顯。
中國服裝協會對織里、西柳、沙溪、平湖、孫村等產業集群的調查情況也顯示,2015年一季度,上述產業集群勞動力成本普遍上漲10%左右,工人缺口10-20%,原輔材料成本漲幅在10%以內。各產業集群總產量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但訂單不夠充沛,尤其外銷訂單普遍減少,向東南亞地區流失現象較為明顯;約5%的企業關停。
2015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運行情況主要經濟指標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四)企業調整積極
面對行業壓力,企業通過積極持續的轉型、升級、調整、創新,挖掘新的增長點,為實現增長注入新的驅動力。
中國服裝協會對部分產業集群和品牌企業的調查情況顯示,在這個深度調整期內,企業迎合新的消費趨勢和時代特征,在渠道、營銷、科技等方面都自覺展開轉型升級。
在織里、西柳、沙溪、平湖、孫村等產業集群,企業為應對壓力,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調整和升級,目前和下一階段的投資和經營方向,主要包括開展電子商務,渠道下沉、在三國線城市鋪店,增加自營店比重,新創品牌、推出副牌或進行多品牌戰略,向商業型企業轉型,加大客戶服務和客戶管理力度,企業信息化升級改造,更換先進設備等。
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也開始進行更為積極的轉型升級。比如在營銷模式方面,品牌企業運用新技術、新理念,重新構建營銷模式。帝牌等男裝品牌啟動新的高級定制戰略,提高產品附加值。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個性化定制平臺系統。公司的C2B量體定制業務,可實現72小時內為消費者上門量體,360小時內貨品交付,為VIP定制客戶免費提供著裝顧問及產品終身返修。
在渠道管理方面,品牌企業努力提高渠道質量,提升營運效率,加強渠道控制,注重店鋪的一站化、一體化,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2015年初,品牌服裝繼續整合渠道資源,關閉低效店鋪,在精簡店鋪數量的同時,增開集群店、體驗店。森馬從2014年底正式開始進行標準化店鋪轉型工作。100平米以下的小型店鋪將被逐漸清理,新開設的大型店鋪將按照300-800平米的標準,更有利于公司進行統一運營管理,發揮運營管理效率。公司認為購物中心將成為未來線下渠道的主流,已與萬達等商業地產達成戰略合作,擬在購物中心設立300-500平方米的大型體驗店,提升品牌的形象和影響力;雅戈爾也開始整體線下渠道,減少小店,更多開設體驗店,并向購物中心發展;利郎表示,2015年繼續提升渠道管理,關閉低效益的店鋪。去年下半年,公司已開設10家大店,今年大店將繼續增開。
在科技應用方面,品牌服裝企業探索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盈利模式,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推動企業在產品、技術、管理、品牌、營銷等各方面的進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努力從科技升級和應用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報喜鳥正在對智能生產線進行改行,完成后,無線射頻技術和智能制衣吊掛系統將覆蓋整條生產線,用智能生產建立起核心競爭力。公司表示,智能化生產系統可以提高工人效率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