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男要為中國服裝正名
一間地鐵旁的小公寓,整潔的房間,黑板上總是寫著若干的計劃、項目……誰能想到,就在這么一間小小的房間里,卻有著一個大大的夢想。
“我們想向世界展示中國真正優秀的服裝制造,中國制造不是劣質、廉價的代名詞。”一群90后大學生創客決心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一切,他們要用3個月時間走訪中國的服裝制造廠商,拍攝一部反映中國優秀服裝文化的公益紀錄片,并帶到全球22個時尚大都市的知名服裝品牌設計師手上,“每個人的路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
國內12位知名設計師助力
近日,一則公益眾籌活動的消息在朋友圈被接力轉發。發起人是廣東工業大學2014屆機械專業畢業生謝燁生。他們團隊發起眾籌拍攝中國服裝制造紀錄片,并計劃9月帶著紀錄片前往全球22個城市去拜訪數十位知名設計師。他們希望眾籌到40萬元用于該公益創業項目。
短短幾天,他們拍攝的宣傳片點擊量已突破8000次。在這段“高大上”的視頻里,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夏國新、中國首位遠征紐約時裝周女裝設計師羅崢等國內12位著名設計師先后接受這群大學生的專訪,深談中國服裝制造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到底是什么樣的項目,能請到如此多的牛人助力?謝燁生說,自己去年才從廣東工業大學畢業,當時,他已經拿到了一家知名通信公司海外銷售經理的職位,但他的夢想卻是自己創業。
去年一月,他的創業項目在北京大學創業大講堂上被分享投資公司看中,該公司聯合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給予了他們100萬元的天使投資。有了這筆啟動資金,加上實習時積累的客戶資源,謝燁生和他的團隊正式踏入了服裝貿易領域。
要從國外帶回30件中國制造的服裝
“講到服裝制造,中國是世界工廠;講到品牌,中國卻是品牌弱國。”謝燁生說,“中國一直被認為是服裝的加工廠,提起中國服裝就是便宜、質量差。實際上,中國很多優秀的設計師,他們的服裝中蘊含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但根本沒有被發掘。”
謝燁生說,他們的這次行動就是要讓人們重新關注中國優秀的服裝制造。他們決定用3個月的時間,走訪廣州、深圳、江浙一帶有特色的服裝制造廠,挖掘服裝制造工藝文化精髓。
等拍攝完成后,今年9月,他會帶著這部片子,環游全球的時尚之都,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22個時尚大城市,用約3個月拜訪約40位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在讓他們觀看片子的同時,還將從國外帶回30件中國制造的國外著名品牌服裝。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的服裝設計師Loris已經答應接受采訪。”謝燁生說,利用自己手頭的資源,團隊已經開始聯系國外的知名服裝設計師,更有不少國外的服裝品牌從網絡上看到他們的消息,主動與他們聯系。
“未來的服裝發展,不可能只靠價格競爭,勢必是一種文化精神的消費。”謝燁生說,這也是為何團隊歷經困難,也要將此事完成的原因。“文化打造需要一種社會氛圍,每個人都應有一份責任感,不能太功利。”
這次服裝文化公益片拍完,謝燁生團隊籌備許久的國際服裝采購平臺也即將上線。他們還有一步一步持續的目標:通過組建中國優秀服裝制造商聯盟,為國外服裝品牌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一條龍”采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