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服裝行業聯姻檢測機構力圖破除歐美市場壁壘
近年歐盟美國市場標準提高,導致紡織服裝出口不時撞上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在東莞紡織服裝行業看來,與其被動遭遇產品被召回,不如主動亮劍。“主動抽檢率低,這是行業的短板。”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姚偉麟認為,指定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為東莞紡織服裝產品把關,是紡織服裝行業有效沖破歐美壁壘的首次嘗試。近日,市服協正式與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合作,舉行授牌儀式認定其為協會的唯一指定檢測機構。
首試指定唯一檢測機構
歐洲和美國一直是東莞紡織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恰恰貿易壁壘也幾乎最森嚴。作為傳統優勢產業的行業組織,市服協促成這次與CTT的合作在情理之中。
2014年東莞服裝出口數據顯示,歐盟和美國、香港3個市場占總出口額的比重達71.9%。其中,對歐盟出口服裝93.4億元,對美國出口86.5億元,對香港出口83.3億元。
姚偉麟認為,東莞紡織服裝企業數量多,但長時間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抽檢率并不高,因此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產品的把關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方檢測機構要發揮技術優勢,可利用完善的解決方案和專業的技術能力提高紡織行業的環保水平”。
事實上,市服協和行業企業看中的,就是中鼎檢測得到歐美各大認證機構的權威認可。姚偉麟說,中鼎檢測能得到各大認證機構的權威認可,還得到了政府高度肯定,能提供成熟的技術支持,可為紡織服裝行業的環保發展提供有力的促進作用。
目前,中鼎檢測已在東莞和深圳、浙江義烏、福建泉州和晉江、越南海防設立了專業化檢測中心,是東莞首個在境外設點布局的民營檢測機構,提供符合產品安全要求的物理、化學及環境安全檢測服務,涉及服裝、玩具、鞋類、飾品、電子電氣以及食品等產品。
“東莞制造”拾起檢測武器
今年一季度,東莞民營企業出口集中在機電產品和紡織品兩大行業。其中,出口機電產品15.7億美元,增長81%,占私營企業出口總值的72.4%;出口紡織品(包括服裝和紡織紗線)2億美元,增長0.9%,占私營企業出口總值的9.2%。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一季度出口數據來看,紡織服裝增速處于較緩慢的趨勢,既受到了大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有貿易壁壘起到的作用。他說,引進第三方技術機構作為協會的唯一指定檢測中心,是紡織服裝協會的大膽嘗試,有助沖破壁壘的限制。
參與授牌儀式的橋頭鎮一家面輔料生產企業負責人直言,曾很為檢測機構選擇和費用考量而煩惱,今后將可從中鼎檢測享受更多實惠,出口產品主動做好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將讓出口產品多一道保險。
市服協和中鼎檢測的合作除了在各種檢測外,中鼎將充分發揮其技術和服務優勢,服務更多紡織服裝企業。同時積極發揮第三方機構的優勢,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人員培訓、紡織服裝行業標準制定等領域下與服協開展合作。
紡織服裝出口歐美壁壘多
從中鼎檢測提供的資料發現,紡織服裝產品出口正在遭遇各種標準的圍堵,讓疏于借助第三方檢測機構優勢的企業苦不堪言。
事實上,2008年以來,歐美國家紛紛提高了技術或綠色標準,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不斷增多,在服裝產品的安全、衛生、環保、反欺詐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苛刻。
例如,美國CPSC的最新規定明確,不符合安全條例的產品CPSC將被直接銷毀,企業被發現違規還將遭受重罰。新規明確,對美國出口的商品必須得到美國國際實驗室鑒定合作組織的安全認可。
前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歐盟也有對14歲以下兒童服裝的束帶或繩索的要求做出明確規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修改了紡織品標簽規則,要求在美國出售的部分紡織品標簽上,應顯著標明紡織品的通用名稱、含量百分比、生產商或銷售商的名稱及生產國或加工國。
近年歐美市場出臺的技術性或綠色壁壘造成的沖擊很大。中鼎檢測有關負責人說,貿易壁壘提高了企業出口成本,不時有企業因為產品召回遭受重大損失,甚至有些還破產倒閉。
前述分析人士還指出,紡織品服裝的國際標準實際上多為基礎標準和測試方法標準,很多企業關注的產品標準卻很少。所謂紡織品服裝產品標準,往往是國際買家在貿易過程中為買到優質產品而推出的買家標準。“東莞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主要買家集中在美國、歐盟,因此熟悉美國、歐盟標準意義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