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惠聚”:社區的縫紉機會唱歌
5月22日,瑪納斯縣西關社區居委會樓內,人頭攢動,機器奏鳴,不時傳出歡聲笑語,一群身著漂亮民族服飾的維吾爾族婦女圍坐在兩臺電動縫紉機旁,認真聽講,用本子記錄著什么,還不時發問。原來,這是昌吉州教育工委教育局住瑪納斯鎮西關社區“訪惠聚”工作組組織開展的一次帆布制品培訓活動。
圍繞社區穩定和長治長安總目標,州教育工委“訪惠聚”工作組以改善民生為抓手,鋪脫貧路,搭致富橋,多方協調,邀請自治州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奇臺縣梨花尖社區阿河躍力民族箱包廠負責人買合木提•祖努等人,攜帶縫紉機和其它生產資料來到瑪納斯西關社區,為社區少數民族婦女開展為期四天的帆布制品技能培訓。
培訓采取手把手教授的形式,當場示范,現場操作,向學員傳授電工工具包、摩托車座墊、馬背褡褳等帆布制品裁剪縫紉和帆布印刷、鎖扣安裝等技能。在西關社區“兩委”支持配合下,社區20多名少數民族婦女接受了培訓。
培訓老師木合買提所創辦的箱包廠,帶動奇臺縣30多名城鎮居民就業,兩年來已培訓100多名學員并實現就業創業。
今天,他又毫無保留地把帆布制作技術傳授給瑪納斯縣居民,并表示,下一步還要向西關社區學員傳授維吾爾族套靴、皮襪制作技術。
州教育工委教育局“訪惠聚”工作組組長迪木拉提•買買提曾在奇臺縣擔任領導職務8年,結識了許多像買合木提這樣的底層創業能手和農民企業家。
為扎實推進“訪惠聚”活動,他發揮利用個人魅力和社會資源,把奇臺縣產業扶貧、草根創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入所在社區,通過項目推進把社區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貧困戶組織起來,鼓勵引導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改變命運,變化變革,抵御宗教極端滲透。
這次培訓,講實用,接地氣,易掌握,深受廣大社區基層群眾的歡迎。
社區維吾爾族學員吐尼沙吾甫•哈斯木高興地說:“今天學到的技術太實用了,我沒有啥文化都能聽懂,學到技術就能掙到錢,做出來的東西還不愁銷路,我一定好好學習,把產品做結實做漂亮,讓產品走出瑪納斯,走出新疆,賣到全國各地。”
聽著縫紉機嘀嘀噠噠的轉動聲,大家仿佛聽到一曲優美動聽的致富曲,一段民族團結的協奏曲,一首感謝政府的頌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