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新常態下的紡織服裝供應鏈優化與升級
5月20日,以“江南文化名城,休閑服裝之都”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江蘇(常熟)服裝服飾博覽會暨阿仕頓2015江南國際時裝周在江蘇常熟盛大開幕。
開幕式當天上午,主題為“時尚產業與供應鏈融合”的“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作為2015“江南織造”主旨論壇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先生到會做題為《新常態下的紡織服裝供應鏈優化與升級》的主旨演講。
孫瑞哲:每年的一次供應鏈大會,最重要的環節是確定主題,可以說這8屆的主題我都是主要的參與者和制定者之一,今年的主題是時尚產業與供應鏈的融合,為什么定這個主題,今年也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我本人作為紡織行業的十三五規劃的具體牽頭人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把紡織產業作為時尚產業提出來的時候了,在十二五規劃的時候,在整個工業,不僅僅是紡織,整個十二五規劃制定的時候,到底怎么樣對工業有一個定位。大家知道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溫家寶總理給我們紡織業三個地位。
后來我們在制定工業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我代表紡織行業來參加,對于我們紡織工業還要增加,第一它是時尚產業的重要的推動力量,第二個是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最后呈現十二五規劃的時候,這兩句話沒有放進去,我覺得留下一個遺憾。
我們目前把消費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推動力量,這個時候我們傳統產業如何改造,應該是作為時尚產業提出來。
供應鏈有很多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們覺得應該把紡織工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應該確立起來,現在我們首先要明確的紡織工業不僅僅是傳統產業,而且是時尚產業,要把這個地位明確起來。
我們紡織工業發展,離不開宏觀經濟,我們對下一步的發展有一個描述,這也是習總書記提出來的叫新常態,這種新常態就是一個中低俗,我們中國這個發展的進入到一個中低素的發展階段,我認為新常態僅僅用中低速描述還不全面。
我們更應該把這種新常態描述為一種在經濟發展趨緩的背景下,我們整個國家,整個經濟的轉型升級,新常態是緩中有快,不僅僅是經濟增速放緩,這里有一個很大的爭議,我們和國外朋友溝通的時候他們不理解,你們中低速是什么概念,7%的GDP增速就是中低速了,我們歐洲2%就是已經是高速了。我們在整個全球的經濟里面仍然是一個耀眼的明星,不管怎么說我們現在進入到發展階段,對我們企業對整個我們從事經濟工作的人來說還是感覺到一種壓力。
增長的放緩實際上給我們更多的是帶來一種,我們對傳統發展方式的思考,但是絕不是放緩這個詞就能概括現在的發展。
在轉型過程中我們看到仍然有很多亮點,在高薪技術產業方面,實際上整個發展仍然處在一種非常良好的狀態。
另外我說到時尚產業,我最近在關注股市的發展,及幾個企業做典型的代表,兩家全是女裝企業,一家是朗姿,一家是歌力思,固然我們有整個股市的火爆,但是這兩家企業在整個的,不僅僅是在服裝產業里面是接觸代表,在整個股市里面表現也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到歌力思股票連續8個漲停,朗姿也是連續幾個漲停。傳統的產業也有不俗的表現,還有一個就是作為我們化纖行業的代表,三聯虹普最高的時候接近200塊錢。
宏觀經濟的低迷和放緩并不代表紡織行業的走低,還是有很多亮點,關鍵是我們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找準我們的定位問題,作為整個的紡織工業的發展及我們也看到,我們一直處在一種快速的發展過程中,無論從加工總量,還有我們在全球紡織服裝貿易的份額,我們可以看到,紡織工業一直處在快速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去年也在對下一步的發展做一個預判。
第一個預判就是關于我們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的結構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進入到21世紀,紡織品它的出口增長幅度已經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紡織品和服裝,現在目前雖然服裝的出口還大于紡織品的出口,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紡織品出口在持續增長。我們甚至可以做預判,在未來5年時間里,很有可能紡織品的出口增速或者它整個的紡織品的出口的額度會達到現在服裝的水平。
第二個來說我們中國的纖維加工量的增長,仍然會高于世界的平均纖維加工量,我們預判是差不多接近5%的速度增長。
另外就是牽涉到我們紡織工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去年我們纖維加工總量5000萬噸,大概是在全球占到了56%—58%這樣一個份額,準確的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是大概占56%—58%的份額。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跟我們進入21世紀的頭一年2000年相比,一個是關于我們在規模以上工作中的,主營業務收入的占比,另外一個就是稅收中的占比,實際上我們現在可以有一個大數字來說,我們在整個中國的GDP里面,紡織工業占百分之二點幾的份額。
那么新常態趨緩,這里新常態實際上對我們壓力感覺比較大的一點是什么呢,我們說到投資、消費這種趨緩,可能大家都對這個都有一個感覺了,這里有一個最明顯的對我們壓力的體現,也就是我們紡織工業的工業增加值是低于GDP的增長,這才是我們感到了壓力所在。我們對于紡織工業來說,去年工業增加值和第一季度的工業增加值低于GDP,這才是我們感到壓力所在的地方。
對于我們結構調整有兩個關鍵的地方,第一個是化纖的增長,我們去年5000萬噸里面,化纖占82%。第二個產業用紡織品占24.6%,而且占比會進一步提升,這是我們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要注意的兩個方面。我們中國化纖加工占比,和全球比,全球70%是化纖,中國是82%,我們遠遠高于全球的占比。
再有一個就是關于我們的內銷市場,內銷市場我們2014年應該是非常關鍵的年份,第一我們受內需驅動,內需驅動居民的收入的這種增長幅度,去年居民的城鎮和全國的居民的平均收入20000元,農村居民收入超過10000元。
按照我們目前的統計在我們一線城市消費趨緩的情況下,反而在三四線城市,在廣大農村市場消費還保持一種非常快速的增長,也客觀的反映了農民增長超過了GDP的增長,也客觀的反映在了消費上面。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關于網上消費,線上和線下消費并舉已經成為消費的新常態,中國從2012年起變成了全球第一大的網上銷售的市場,從2012年開始,去年我們紡織服裝線上的銷售收入7000億。按照這個下一步來說還會繼續增長,去年增長40%多,網上銷售增長40%多,已經占到了全國網上銷售的26%,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下一步網上消費是否會替代線下的實體店,所以這個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實際上我們也看到了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這種現象并沒有出現替代效應,還是一種互補效應,我們可以看到包括ZARE、HM依然是在發展。在2020年整個的線下銷售仍然會占有主導地位,我們紡織服裝銷售體驗的這種形式,不會被線上的銷售完全替代,線下占有非常主導的,5年后還會占到80%。
我也剛剛去了,在法蘭克福產業用紡織品的展覽會,產業用紡織品展覽會,我們感覺到都是有技術行業的,這次產業用紡織品完全是最時尚的方式展示出來的。產業用紡織品在我們傳統的產業領域里也得到了加強,和我們消費者直接相關的方式正在逐步滲透進來,我們說的智能手環可以和我們紡織品切合得到一些體現,所以這次專門有一個館是智能紡織品。智能紡織品也將是紡織品的一個延伸,也會在我們日常消費中得到一個體現。
出口市場目前這種市場的結構也在調整,我們說傳統的三大主導市場,歐盟、美國、日本,現在加上一個東盟,東盟2013年開始超過日本,成為我們第三大的目標市場,這4個主要市場已經占我們全部出口的56%,我們中國整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56%是在這四個大的市場體現的。
在傳統的三大市場歐盟、美國、日本,日本我們份額達到67%,美國和歐盟基本上都在37%、38%,雖然歐盟是第一位,但是可以看到后幾位的包括越南、印度等等這些年在逐步的加大。從數量級來說和中國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差距,這些年他們的進展非常快,像越南,從出口總量來說200多億美元,在這里面有差60%是外來投資創造的,我們去出口出破3000億美元,雖然數量級有很大差距,但是這兩年進展非常快,每年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在增長,我們中國出口的增速,大家已經關注到了,前四個月我們出口和去年同期負增長了。今年出口能不能達到5%的預設目標面臨巨大壓力。所以這種情況下出口市場我們要重點關注中國周邊國家的發展。
我們整個的趨緩也體現在投資,投資其實還是持一種比較樂觀的態度,投資還是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回溯2000年整個紡織工業投資,在全社會占比0.94%,2014年已經到2.06%,所以紡織工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整個外部環境里,我們首先要第一看國際上的消費市場的演變,4個主要市場占我們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56%,實際上在發展中國家地區的增長速度要更加快于這些傳統的這些發達國家的市場,這是第一個趨勢。第二個來說,我們現在關注整個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這里面我們看美國的大選,美國大選圍繞著TPP,做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大家已經關注到了美國的民主黨的候選人有兩位,一位是希拉里,還有另外一味,另外一位已經明確反對TPP,奧巴馬希望希拉里支持推動TPP,希拉里沒有明確的表態。不管怎么說現在日本對推動TPP態度有一個重要轉變,美國和日本在TPP的問題上陷入一個停頓。安倍訪美做出一個積極的表態,對于我們紡織服裝工業來講,歐美是我們重要的市場。像越南是這幾年新崛起的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國,原產地的界定對我們有重要的影響。對我們紡織來說也是非常大的份額,這個方面來說,圍繞著原產地對我們整個產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關注的比較優勢,一個國家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是機遇比較優勢的,那么我們說的,我們傳統的這種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的勞動力的成本,還有一個其它我們包括土地等等方面的綜合成本。
我們看到首先從能源成本來說,美國隨著它頁巖氣革命成功,美國工業用電成本遠低于中國。另外我們說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僅是謀求一個生產要素成本的低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工資成本低,我們中國變成了全世界資金使用成本比較高的國家之一,我們雖然經過幾次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我們還遠高于歐美地區,我們在工資成本、用電成本都比較高。我們長三角、珠三角綜合成本來說,已經跟美國等等地區相比來說,我們沒有什么優勢,所以我們這里可以看到了,我們包括一些企業,包括像蕭山的跑到美國投資,而且是投資什么,紡紗。們中國沿海這一代綜合成本沒有什么優勢了,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關于勞動用工,第一個新生代的勞動力。第二個隨著產業向中高端的發展,對技術需求越來越還列,一方面勞動力短缺,第二個方面技術工人缺乏顯得更為緊湊。
我們說了很多的走出去,走出去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目的,第一個圍繞著這種全球供應鏈的生產的布局走出去,第二個是借助于國外的相關的設計,市場渠道在這方面進行一個新的布局,能力的一個新的布局,一個是產能的布局,一個是能力的布局。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產業鏈有不同的企業走出去,到去年年底我們整個紡織工業差不多2600多家企業走出去,這方面應該說在下一步可能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圍繞著不同需求走出去。
那么對于我們整個的紡織工業的下一步,這也是我剛剛說的在十三五規劃制定中考慮的問題,第一非常熱的詞就是李克強兩會時間提出的互聯網+也成為我們紡織工業的必須的選擇,也成為紡織工業的新的主題。
那么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們叫做中國織造2025,圍繞著紡織的中國制造,或者紡織工業的這種智能制造怎么來定位,我們把復雜的話題簡化一下可以分三個層面,第一個在整個的生產過程當中解決我們的智能制造的問題,第二個是在整個的這種生產的組織和銷售過程中,建立一種云工廠和電子商務概念的問題,第三個方面智能制造解決產品和消費者的問題。我們把復雜的問題,簡化為三個層面,才是我們紡織的智能制造的核心的方面。
為推動我們紡織的智能制造,第一是材料,第二是機械,第三節能減排,另外還有服裝的智能制造,還有供電管理,我們和中國工程院一起規劃智能制造的路線圖。
我們今天的大會還會有很多專家在這方面進行相關的方面的一些主題方面的介紹,在這里我也不想占用大家過多的時間。也有一些具體的案例我們也可以下來再交流。
最后圍繞我們紡織服裝供應鏈轉型升級,我想用4個子快過一下,柔軟快感,管理要實現柔性化,我們一定不僅僅是在傳統的這種把自己,本身企業做大,而是怎么實現一種柔性的發展。另外從組織來說,要變軟,不是說自身的規模的放大,自身能力的放大,要提高這種快速反應,另外要面對消費市場的變化,去建立這種感性,建立和消費者的互動,所以是柔軟快感。
接下來我想有很多專家和大家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