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縫制設備知識產權分析與預警系統”項目順利結題
- 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承擔的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高效縫制設備知識產權分析與預警系統”項目在工信部舉行結題審查會。工信部科技司科技司阮汝祥處長、消費品司謝立安調研員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參加當日審查會,項目負責人、協會林建龍副理事長就項目完成情況向審查組進行匯報,并就審查組提出的質詢進行了解答和說明。
會上,審查組專家針對“高效縫制設備知識產權分析與預警系統”的研究內容、研究手段、預期成果、實施步驟等細節進行了詳細質詢。審查組一致認為,協會針對項目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項目有助于縫機行業知識產權工作的開展。項目各項工作達到預期目標,符合結題要求,準許結題。希望項目能夠盡快落地,為行業企業所用,為產業發展服務。
會議還就縫機行業組建專利聯盟、建立行業專利預警及分析發布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開展國外知識產權追蹤分析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與會的相關領導和專家表示,未來應進一步加強與協會的合作和聯系,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在行業知識產權建設相關工作及具體項目上給予支持。
“高效縫制設備知識產權分析與預警系統”是協會首次承擔的國家部委項目。該項目歷時8個月,期間工信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與行業專家共同組成的評審專家組聽取并通過了協會所做的開題報告。此后,協會整合各方面資源,集中全行業的力量,召開專題研討會,廣泛征集行業企業意見建議,切實做好了項目的推進和實施,于預期時間內完成了項目結題。
據悉,“高效縫制設備知識產權分析與預警系統”目標是建立一個支撐全行業發展的行業知識產權數據服務平臺,以開展行業專利分類研究及專利數據庫組建。同時,項目還將結合行業實際開展知識產權調研,提出行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和相關的政策建議。
何燁理事長指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當前正處在深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企業創新能力逐步增強,比較優勢重新界定,因此促進和推動知識產權分析及預警工作,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