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東南亞 閩不少服裝代工廠轉型做設計
市民去逛街買衣服,買到的衣服不再僅僅是原來的“中國制造”。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不少品牌的服裝產地來自印尼、越南、老撾以及柬埔寨等地。這些品牌服裝價格并不會比國產衣服貴。
我省服裝行業相關人士稱,東南亞用工成本僅是我省的1/3,有些品牌將生產線移到東南亞國家。原來我省不少做代工的服裝廠,現在轉型為高端品牌以及國際品牌服裝做產品設計開發。
進口貨比國產還便宜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倉山萬達百貨,發現包括HM、Zara等多個服裝品牌的原產地標識顯示,多產自東南亞國家。記者注意到,這些服裝價格稍貴的每件數百元,便宜的只要30~100元不等,其中一條兒童的半身裙,售價在50元,比不少國產服裝還便宜。
有些生產線外移東南亞
福建省服裝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開設服裝廠的企業越來越多。之前很 多企業在國外設廠主要是為應對歐美發達國家對我紡織服裝出口配額限制和頻繁發生的貿易摩擦,而近10年來,更多的則是因為國內環境變化,生產成本不斷上升 而進行的生產轉移。
“目前我省有些品牌服裝委托東南亞國家代工,而自己的工廠選擇為國際一線品牌做代工。”業內資深人士說。
有些企業設計費投入不少
福建省服裝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不少原來做代工的服裝廠,現在轉型為高端品牌以及國際品牌服裝做產品設計開發,有些品牌在設計費用上,每年投入上千萬元。
此外,一些缺乏產品研發力的小服裝廠,他們圍繞品牌風格的創新,開發信息收集和市場調查系統,然后與各設計工作室聯盟,進行款式挑選采樣,買斷單款專利后,交生產企業加工,打上旗下品牌標識推向市場。
該資深人士稱,服裝品牌繼續像早年那樣“抄板”已行不通,現在不少服裝企業都轉向原創設計、開發,近幾年,服裝設計師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