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解決縫紉機的一些小毛病
- 套結機老是斷線的解決方法:
仔細檢查把第一夾線器合理調整,保證過線的松量;按標準調整針桿的高低位置,合理的調整機針、護針和旋梭之間的間隙;把底刀拆下磨一下或者更換新刀,清潔底剪部位的污物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斷線故障。
平眼機機針和旋梭的同步調整,應該如何調整:
先確定針桿的高度,把針桿轉到最下點,把規尺插入針板和針桿下端之間,針桿碰到規尺,然后擰松針桿套的固定螺絲,來調整針桿的高度;按正規的轉動方向轉動手轉輪,讓機針從最下點開始上升,把規尺插入針板和針桿下端之間,讓針桿頂到規尺,擰松軸套固定螺絲,把旋梭尖調整到機針中心,機針與旋梭尖之間的間隙約為0.05mm,擰松內旋梭固定器的螺絲,把內旋梭固定器的前端和內旋梭的端面的咬合調整為0~0.2mm。
繃縫機老是在縫頭機針跳線,該如何解決:
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彎針在穿過直針線環時,由于縫頭處面料厚,直針向后移,造成彎針在直針前面穿過;一般原因大多是護針未能護到位,只要將后護針向直針背面貼緊一點即可;護針有一點點碰機針即可。且前護針同直針之間的間隙也小一點,只要機針不毛、不斷針、斷線就好;檢查前、后護針與直針之間的關系,由于前護針與直針之間過大,引起直針線環形成不理想,且形成時間慢,造成彎針穿過線環時,直針不穩定,容易錯位造成跳針;護部位置的過高或過低,也容易造成線泡拋不出,引起跳針現象的發生。
平縫機與雙針機機針羽旋梭的調整方法:
根據縫料、用線的質量情況,調整針桿高度時將螺絲刀由面板孔插入,擰松針桿固定螺釘進行調整;旋梭的梭尖同針的吃勢早,對收線率有好處,但容易發生跳針;吃勢晚,對防止斷線、浮線、跳針有明顯的改善,但對收線率不利;針與旋梭尖的間隙大了,會發生跳針;針與梭尖接觸或相撞,將會引起斷線、斷針調整針與梭尖的關系,當針桿自下死點上升到下刻線,梭尖同針中心線齊,只要擰松旋梭固定螺釘即可調整;調整針孔上端與梭尖高度時,調整旋梭內部的一個小螺絲即可使旋梭升高或降低;調整針與梭尖間隙,擰松旋梭軸座上的兩個固定螺釘即可使旋梭左右移動。
平頭鎖眼機鎖眼,鎖完一個后,扣眼很漂亮,可是從收尾的那一頭一拉,線結就掉下好幾個,如何解決:
應該把下面的彎針、紉線勾子向前推一點,早紉線,剎線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調整好旋梭鉤線車一會又重新出現跳線,更換旋梭后,問題同樣出現該怎么處理?平車產生跳線有很多因素:這里就簡單的說明幾點,一般是旋梭的梭尖短了,針號小,針細,針鋌的高低不一致,針板容針孔大,挑線簧過高或過低,出線量不勻等,都會產生跳針現象,旋梭擰緊了可能會有其他的問題造成跳針,仔細檢查下其他部位。具體產生的問題再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處理。
電機在工作時發燙的原因:
一般情況是電壓不穩定、線沒有接好、開關接觸不良,有可能是線圈與外殼的絕緣不好等問題造成的。軸承可能不太好了,在高速時軸承一定要轉動靈活。轉子軸有點偏了,轉子離定子太遠和偏心太大,影響轉動力產生的發熱。正反轉是接線的事、和繞組沒關系,主副繞組搞混了,電機一般燒不了,只有起動慢,或電機發燙,建議先用萬用表測兩組線圈,一般出來是四到六根線,有兩根是照明燈用的,電阻最小,其次是主繞組電阻為中,一般小于20,副繞組電阻最大(大于20)表要撥到*1檔,電容接在副繞組上,要確定接線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