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販上門修理縫紉機 花言巧語漫天要價被識破
“對漫天要價的游販,千萬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不然被人家騙了錢,還樂滋滋地幫人家數錢呢。”7月14日,談起和游販“斗智斗勇”過程,家住團結新村的張儷英臉上露出些許自豪。
張儷英告訴記者,家中有一臺上海牌的縫紉機,那還是當年她結婚時婆家配備的婚禮。雖然如今縫紉機已不稀罕,可當年它屬于結婚必備的“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物件。如今,家中這臺縫紉機基本已不使用,老公多次嚷著要讓收家具的抬走。但低廉的價格讓人心疼,且這是以前那個年代生活的記錄原件,同時也是老人們留下的紀念。所以,幾次搬家張儷英還是把這件家庭“文物”保留了下來。偶然使用一次縫紉機,伴隨著噠噠的響聲,眼前仿佛再現了逝去的一幕幕生活畫卷,這讓人不由得感嘆歲月流逝和社會進步及生活水平的巨大變化。有時使用縫紉機,既是對過去生活的懷舊,也是對今日生活的感嘆。前幾天張儷英使用縫紉機時,發現機子運轉不暢,她便想找一個修理人員收拾一下。“劃不著了,修一下得花多少錢?這次下決心賣了吧?”老公勸說張儷英。“賣了?還不如給別人送了。”張儷英不理睬老公的勸說,從街上找來一個“專業”修理縫紉機的師傅。
7月13日上午,這位中年師傅登門維修。看到縫紉機后對方露出驚訝神情,你這個機子保護得好啊,就和新的一樣。現在這樣的老機子是越來越少了,你這個機子成色市場上少說也能賣到3000多元。中年師傅一邊搗鼓機子,一邊向張儷英神侃。他講,自己不但專業維修縫紉機,同時也從事收藏和轉手買賣老式縫紉機的生意。盡管維修師傅說得天花亂墜,可張儷英心中有數表面上不露聲色。
果然這位男子“序幕”演完后開始演出“正戲”,”換了3個零件,再加上材料及維修費共計940元錢。聽到價格后張儷英和老公大吃一驚,“這存心是在詐錢。”張儷英內心說道。但她表面依然和對方討價還價,而對方也從940元一直降到500元。“這是最低價了。”從事了一輩子商業工作的張儷英,迅速在腦海里算了一下賬,只換了3個小零件,再算上人工錢、車費80元應該綽綽有余了。“這個價格真的太低了。”對方露出一臉哭相。“那我就給你100元,你覺得劃不著把零件拆下拿走。”“你不是說縫紉機能值3000元吧?要不2500元你把機子拉走如何?”張儷英老公在旁邊說道。維修男子看了張儷英和她老公一眼,然后“猶豫”了一下接過了100元錢。等維修人員走遠,張儷英和老公不由得發出“勝利”的笑聲。“我之所以說出這件事,就是希望今后市民遇到此類事情,不要讓騙子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心理學家莊嚴告訴記者,在這個事例中游販使用的是“欲擒故縱”計策。先是抖出老縫紉機的市場收購價,讓你心中有了一個底價。這樣說出維修高價錢,顧客經過“對比”依然覺得很劃算,于是,就會心甘情愿地將錢送到游販的手上。莊嚴提醒讀者,市民如遇到此類事情,一定要三思而行,千萬不能讓騙子的“迷魂湯”給灌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