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計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 “設計之都”深圳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后,曾經一度追逐經濟高速增長的深圳,如何從一個以制造業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以創新為主的城市?如何才能創造出有深圳特點的創意產品,進一步提高深圳在世界的地位?
自主創新、創意設計或許是城市升級轉型的關鍵。英國創意產業大師約翰·霍金斯說,21世紀的任何產業都將是創意產業,創意和創新無所不在,并將成為一切產業的核心。
深圳已然抓住了要領。在特區發展之初,深圳就已自發地吸收和接納了來自香港的現代創意設計理念和產業。早在2004年,深圳就在“文化立市”的城市發展戰略中提出了構建“設計之都”的目標,為包括設計業在內的創意產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引導創意企業走向市場。以文化產業發展來探尋現有經濟結構轉型方向,是深圳市一項長期的城市發展目標。而活躍的市場環境,雄厚的珠三角制造業需求更是讓室內、平面、工業、服裝設計等多個創意設計門類走在國內其他城市前列。
2008年,深圳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設計之都”。“設計之都”稱號的獲得無疑加快了深圳產業進一步升級的步伐,成為深圳經濟與文化未來發展一個新的拉動力量。
萌芽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設計之都”
如果說北京的戲劇、書畫等傳統藝術是伴隨著城市年輪積淀,那么創意設計就是跟隨著深圳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生長。
“改革開放最初,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大量的外來移民涌入,人人都需要有一個安身立命的住所,圍繞著人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城市建起一棟棟高樓、商場。建筑設計是不可少,室內和平面設計也成為需求。因為緊鄰港臺等地,承接當時制造業產業轉移,深圳也應運而生了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珠寶設計等諸多行業。”在深圳從事多年設計工作的孔先生認為。
萌芽中的深圳設計,在深圳寬松活躍的市場條件下野性生長。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年代,產業初具規模。
在全世界范圍內,一場創意產業發展的風暴正在席卷。深圳同樣加大了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力度。早在2003年,深圳就已正式確立“文化立市”戰略。而以文化產業發展來探尋現有經濟結構轉型方向,是深圳市一項長期的城市發展目標。
2004年,第一屆文博會在深圳舉辦,給全國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也給該市產業轉型帶來契機。這一年,深圳不失時機地提出構建“設計之都”的目標,確立了“設計是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從而為深圳設計行業大發展鋪平了道路,深圳以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游戲設計、軟件設計為代表的設計業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
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深圳的第四大支持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2007年,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460.05億元,占全市GDP的6.8%。2008年,深圳提出在未來5至10年內,文化產業比重達到10%,與創意產業大國英國相當。
當時,深圳的設計業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早年自然生長的設計企業們順應發展洪流,紛紛長成,涌現出一批領軍企業。其中浪尖、嘉蘭圖等工業設計企業頻頻斬獲國際最頂尖的紅點設計大獎,飛亞達憑借“航天表”成為國際鐘表界的明星;“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被視為中國最權威的平面設計比賽;水貝珠寶一條街則依靠最流行的設計年產值逾800億元。這也讓深圳設計界“大師”云集,陳少華、韓家英、畢學峰等深圳設計名片已成業界傳奇。
迅猛的發展勢頭贏得了世界的矚目。
2008年12月8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認定為“設計之都”,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稱號時作出評價稱:“專家評審團在評估深圳時看重深圳的發展潛力,作為一個快速成長的城市,有著不長卻充滿活力的歷史,以及年輕的人口,令人印象深刻。由于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在設計產業方面擁有鞏固的地位。它鮮活的平面設計和工業設計部門,快速發展的數字內容和在線互動設計,以及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環保方案的包裝設計,均享有特別的聲譽。深圳還強調設計理念,他們把設計當作一個戰略工具指導城市轉型,同時在與社會文化相關內容領域,尊重經濟發展機會的平衡。”
生長期
政策強力支撐,深圳滿城皆設計
成為“設計之都”,不僅僅是一座城市受到的一種認可,更多的是標明了這座城市未來所要發展的方向和方式--把發展設計產業作為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升級的抓手,將設計覆蓋生產、銷售和服務等所有環節,提高了企業和城市的競爭力。
成為“設計之都”后的深圳,擁有國內首個以政府名義出臺的創意設計業專項政策《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創意設計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還出臺了《深圳文化創意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11-2015年)》《關于加快深圳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對外文化貿易的若干意見》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完成原創研發、房租補貼、百強獎勵等11類專項資金年度扶持計劃,安排2.7億元資助409個項目(企業),帶動超過100億元社會資本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深化“文創貸”金融服務,一批文化創意企業獲得融資。深入開展掛點服務企業活動,推進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
強有力的政策支撐下,深圳滿城皆設計。獲得“設計之都”后,每年的12月7日被定為“深圳創意設計日”。連續舉辦多年的“創意十二月”活動加入了更多更強的力量參與。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園興起,產業集群效應初現。
2004年,華僑城文化創意園還是一片初具規模的舊廠房。香港著名設計師,高文安來到深圳創業,從一個只有5個員工的小公司發展到今天有了80多個員工,他最終決定把公司安置在OCT-LOFT,“我喜歡這個地方就是因為這里是一個大棚,什么都沒有。不像北京、上海的園區,已經有一個固定的風格,你進去的話,你要跟著他們走。但是深圳華僑城這個地方好像是一個干的海綿,你要放什么進去,
可以自己發揮。”
良禽擇木而棲,深圳已成為設計師和設計產業發展的福地。深圳平面設計協會顧問、深圳畫院美術館總監孔森表示,深圳的“創意十二月”為各領域設計師提供了平臺,“創意十二月”一到,設計師們就如同過節一樣。“深圳是設計師實現夢想的城市,也是設計師最快樂最幸運的福地。深圳設計師應該為‘創意十二月’全身心的投入。”
設計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深受深圳市民喜愛的深圳圖書館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館便是深圳怡美工業設計公司的作品。這家公司也是海關關口的自助通關系統的設計者,曾多次拿到了紅點和iF大獎。
在業界的濃厚氛圍感染下,深圳的普通市民越來越多地成為創意設計者。年輕設計師任四四看到,在深圳,每個人都在談論設計與創意,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融合,設計與產業的嫁接。
也是在設計師云集的oct-loft園區,持續舉辦多年的“T街創意市集”讓普通人展示出來自每個普通大眾的創意設計。
在T街創意市集,你可以看到來自深圳及珠三角地區的創意品牌和原創新生力量,也可以看到保安用筷子牙簽做成的手工藝品,“怪咖”漫畫師畫出的離經叛道的故事,也有獨立設計師帶著有自己想法的時裝以及融合了傳統文化和現代公司的陶瓷、飾品。
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表示,T街創意市集創辦至今已進入第八年,累計舉辦了70多場,已成為華僑城創意文化園一個標志性的景觀,以及深圳市重要的文化創意活動。T街創意市集所帶來的社區公共文化效應與創意產業價值鏈遠遠超乎想象。
成熟期
走向國際的“設計之都”
在獲得“設計之都”稱號后,時任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表示,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的目的就是把以創意和文化作為其經濟發展最主要元素的各個城市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網絡進行交流與互動。深圳加入這個網絡后,將采用大設計理念制定和實施深圳設計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并通過創意城市之間每年多次的國際交流活動和參與全球創意產業論壇,為深圳創意產業發展提供“腦庫”,把深圳的創意文化產業提高到國際一流水平。
讓深圳的文化創意產業走上世界舞臺,這個當初看來宏大的夢想,如今已經越來越近。
本周,一場時尚界的盛會——首屆深圳時裝周正在深圳舉行。前來為時裝周揭幕的還包括意大利駐穗領館總領事LauraEGOLI、IMG時尚部銷售與品牌管理全球副總裁Jen-niferTaylor詹妮弗·泰勒、Dazed時尚編輯AlexCatarinella亞歷克斯·凱特琳拉、HUGOBOSS全球女裝創意總監ALLEN艾恩、國際著名設計師娜塔莉等嘉賓。
首屆時裝周共有來自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品牌及設計師參與,1100人次的模特將亮相40多場主場秀,著力打造國外設計師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窗口及中國品牌走向國際的重要平臺。各區分會場也將舉辦多樣化的活動,與各區的時尚特色及優勢產業融合起來,形成市區聯動、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這是一場“野心勃勃”的盛會,它一開始就將目標瞄準了紐約、倫敦、巴黎、米蘭這四大世界時尚城市,并計劃“用5年時間將深圳時裝周打造成為‘亞洲頂尖時裝周’,躋身國際時裝周序列,成為國際時尚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支撐這份自信的,正是深圳文化創意設計產業里服裝設計領域的蓬勃勢頭——在啟動儀式之前的媒體見面會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彪介紹的一組數據令人振奮:“作為中國重要的服裝設計制造和出口基地,深圳擁有2000多家服裝企業,30萬的從業人員,1.5萬名服裝設計師。2014年深圳服裝業實現產值達到2000多億元,產值的規模約占全國的10%,成為推動深圳產業轉型升級和時尚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和深圳時裝周同樣令深圳創意設計界驕傲的是工業設計。近期,2015年第62屆德國iF國際設計獎頒獎典禮在德國慕尼黑舉行。
德國iF獎亞太區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德國iF設計大獎中國地區獲獎總數為154件,深圳共獲取42個獎項,iF產品設計獎深圳獲獎35件,深圳獲獎件數超過全國總獲獎件數的三分之一。
在獲獎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世界最薄的穿戴手環華為AF500智能手環、擁有全球最高屏占比和最極致尺寸的大屏手機華為Mate7智能手機、集無線揚聲器和彩色LED燈于一身的PLAYBULBColor藍牙彩色LED音箱燈、采用非接觸式監測,利用睡眠時人的靜息狀態進行監測的SleepaceRestOn智能睡眠監測器……這些充滿了深圳人智慧和創想的工業設計作品在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成為證明深圳作為“設計之都”的支撐和榮耀。
事實上,在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iF、紅點大獎上,深圳工業設計屢獲殊榮,占了中國總獲獎數的半壁江山。近3年來,得獎數量更是迅猛增加。2012年,深圳獲14項iF大獎,20個紅點大獎。2013年,深圳獲得25項iF大獎及24項紅點大獎。2014年,深圳獲得了38項iF大獎及17項紅點大獎。
在國際大擂臺上比武,成績背后,同樣是深圳工業設計發展強勁的大全景--深圳占據了全國逾60%的行業份額。據統計,2013年,深圳工業設計產值達42億元(僅含專業設計企業設計產值),同比增長35.4%,創造經濟價值逾千億元。
不僅有服裝和工業設計,在其他設計行業其他門類,深圳同樣成績斐然。而在目前正風靡全球的“智能硬件”、“創客”等領域,深圳同樣令人欣喜。
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3月10日早上,深圳“CITYOFMAKERS”(創客之城)的形象閃耀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MAKEWITHSHENZHEN”(與深圳一起創造)的字樣格外醒目。該屏幕上的信息顯示,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將于6月18日-22日舉辦。
深圳市長許勤表示,第一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目前正在籌劃過程中,希望深圳創客周吸引全球創客和為創客服務的配套廠商等,在創客周上形成多方互動交流,讓創客、服務者和關注創客的風投、企業等形成更多的合作,為創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讓創客的想法能夠得到實現。希望將深圳變成國際創客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