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成衣和製鞋產品占出口比例高達58%
柬埔寨《2015至2025年工業發展策略》正式對外公佈,經由經濟多元化、競爭力強化和生產力增強,確保經濟保持在高速成長軌道上。
洪森總理于主持推介儀式時稱,政府在這項未來十年工業發展策略中,定下了三項關鍵目標,即工業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須由2013年的24.1%,提高至2025年的30%;到了2025年,非成衣產品和農基產品出口,將分別占總出口額的15%及12%;到了2025年,80%小型企業及95%中型企業必須注冊。
渠表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柬埔寨發展理事會(CDC)將被賦予“實權”,有權制定及開展計劃,并解決工業發展出現的各項課題。
渠另表示,各相關部門及機構必須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工業發展策略的特別單位,以擬定政策實行的行動計劃。
《2015至2025年工業發展策略》指出,雖然柬埔寨享有高速經濟成長,惟工業基礎依然十分脆弱,特別是非常依賴成衣、製鞋和建筑領域。其中,成衣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由1993年的8.2%,一度攀升至2004年的51.8%高峰,2012年滑落至43.2%。建筑業則從1993年的30%,跌落到199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20.2%,2012年又恢復至28.3%。而在90年代初占GDP32.7%的食品/飲料加工業,目前的比例已跌至10%左右。
此外,目前成衣和製鞋產品占柬埔寨出口比例仍高達58%。除了單元化外,柬埔寨工業也高度集中在大型企業。只占企業總數不足1%的大型企業,聘用了63.3%的勞力,而產值比重更高達76%。
對大型企業的過度依賴,導致經濟變得脆弱,只要一、兩家大型企業關閉,就業情況和經濟增長就會受到衝擊。一旦柬埔寨競爭力因失去貿易優惠待遇而被削落,以現有的工業結構,中小型企業將無法發揮“援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