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出臺七條措施推進鞋業轉型升級 鼓勵做大做強
為加快推動莆田鞋業提升發展,促進結構調整,推進轉型升級,莆田市近日出臺了《關于推進鞋業轉型升級七條措施》。
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培育龍頭標桿企業。重點培育10-20家市級鞋業龍頭標桿企業,建立市領導掛鉤和“直通車”服務機制,加大企業幫扶力度,予以享受省、市政策疊加補助。
支持企業增產增效。對規模以上制鞋企業,以上年度為基數,對財政貢獻增量地方收入部分給予60%獎勵;新建成投產項目進規模的,按財政貢獻地方收入部分給予20%獎勵。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提升
鼓勵企業“機器換工”。對當年度軟件、設備投資額200萬元以上的,按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對獲得省級以上補助的,市級予以配套;對新認定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的,分別予以10萬元獎勵。同時,對鞋業關鍵設備研發項目予以專項支持。
幫扶企業開拓市場
支持制鞋企業與電商融合發展。鼓勵制鞋企業設立電子商務企業,對運營一年以上且年度網上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補助20萬元。支持行業商協會、制鞋企業建設鞋類網上專業市場,對入駐本市制鞋企業20家以上、網上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給予牽頭單位100萬元獎勵。鼓勵電商企業下單給本市制鞋企業,對年度訂單額超過1000萬元的電商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每增加1000萬元訂單,相應增加10萬元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引進優質貿易資源。鼓勵貿易企業下單給本市制鞋企業,對年度訂單額超過5000萬元的貿易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每增加1000萬元訂單,相應增加10萬元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提高產業配套能力
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整合現有檢測研發機構,建立檢驗檢測及研發設計公共服務平臺;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集總部、研發等功能的產業園區,在項目用地上予以優先保障。
建設供應鏈發展平臺。支持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打造集訂單、設計、采購、管理、物流、分銷、金融、報關、商檢、結匯、出口退稅等第三方服務的鞋業供應鏈發展平臺,對入駐100家以上本市制鞋企業的,按投資額的10%予以補助,每年度不超過100萬元。
加快建設品牌質量體系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每年度開展“莆田好鞋”品牌評選活動,對入選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評為國家級“國際知名品牌”的制鞋企業,獎勵30萬元,省級的獎勵10萬元。對入選“中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企業”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獲得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的,給予牽頭單位20萬元補助,并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定。
加強金融支持
強化融資保障。支持行業協會建立鞋業成長互助基金,為制鞋企業貸款提供增信支持。鼓勵銀行給予企業辦理“機器換工”專項設備抵押貸款、生產設備“租賃融資”等信貸新品種。對通過融資租賃引入先進設備的,按租賃標的物總額的2%一次性給予補助,單家企業補助額不超過100萬元。引導優勢企業兼并嫁接,幫助加快辦理權證進度。支持鞋業企業上市直接融資。
強化人才支撐
加強高端人才引培。積極落實我市有關人才政策,鼓勵我市中、高等院校調整增設鞋業相關專業,對院校調增專業的予以適當補助。
加強技能技術培訓,鼓勵制鞋企業和行業組織通過建立鞋業技工培養基地、技能鑒定站、采取聯合辦學、舉辦培訓班、開展技術診斷等方式,培育鞋業實用型技能、技術人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對列為省級鞋業技工培養基地的,在獲得省級補助的基礎上,連續3年給予每年10萬元補助;對建立技能鑒定站的,給予每個站點建站補助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