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電商市場升溫 誰能最終成為贏家?
近日,歐洲兩大奢侈品電商Yoox和Net-a-Porter合并,新公司取名為“Yoox Net-a-Porter Group”,內部將由軟件主控,并配合人機協作。而隨著時尚電商市場日漸升溫,奢侈品大牌、純電子零售商以及擁有新型商業模式的新興平臺,誰能最終成為贏家?
時尚電商行業僅一年快速升溫
兩大電商Yoox和Net-a-Porter的合并,完美結合了Yoox的高效后端和Net-a-Porter的靈巧前端運營優勢。Yoox通過股權置換從歷峰集團(Richemont)收購了Net-a-Porter,通過合并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時尚電子零售商,年度總銷售量達1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3.5億元)。此次合并不僅著眼于獲取規模經濟效應,更使得兩家公司更好地取長補短。
隨著時尚電商之爭急速升溫,各種新型電子商務模式叢生,管理模式面臨轉變,一系列收購活動也在不斷持續當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Yoox和Net-a-Porter這兩大全球電商決定進行合并。僅去年一年,美國奢侈品百貨巨頭Neiman Marcus收購了德國時尚電商MyTheresa;十億美元身家的時裝“獨角獸”Farfetch收購倫敦精品買手店Browns;英國奢侈品電商MatchesFashion.com(本身亦成為潛在的收購對象)創始人兼聯合CEOTom Chapman 和Ruth Chapman夫婦宣布退位,將大權交給技術型企業家的公司前首席運營官Ulric Jerome;Condé Nast宣布改造旗下時裝網站Style.com 為電子商務網站;被譽為“時尚界的Netflix”的創業公司Rent The Runway、時尚社交購物網站Lyst、移動購物應用程式 Spring均籌得新一輪融資,以刺激企業發展。相對于過去五年,時尚電商行業在近幾月確實發生了更為顯著的變化。
新型商業模式的新興平臺 進行O2O模式
國外奢侈品電商市場:Lyst是一家虛擬的電子商場,匯聚了上百萬不同品牌、來自不同百貨商店及精品店的產品。多數情況下,Yoox 和 Net-a-Porter這類零售商的經營模式無異于傳統批發模式,它們大批買入產品并將之推銷給顧客。這種運營模式庫存風險相當高,對流動資本的要求也更高。相比之下,Lyst這類公司采用了新的方式,為特定用戶(品牌和零售商等)提供一個技術平臺,向其他用戶(消費者們)展示產品,在整個過程中,公司不需要買入產品和庫存。但實時同步零售商的庫存變化挑戰也不小。
為使顧客獲得順暢的用戶體驗,Lyst研發了一款“一鍵下單購物車”,支持顧客一次性支付來自不同商家的多件產品。據四月最新一輪融資的運行率估算,2015年Lyst在平臺實現的總銷售額可達1.5億美元,去年則為7700萬美元。
但在時尚創業公司中,Lyst絕不是唯一一家由于平臺出眾而備受看好的。倫敦奢侈品電商Farfetch匯聚了全球多家買手店,入駐品牌數量也越來越多。近期,Farfetch獲得E輪融資8600萬美元,估值達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億元5.47億元、63.6億元)。九月,Farfetch推出獨立的專注品牌的電商“Farfetch Black&White”。該獨立電商將利用公司的技術和服務基礎設施為Farfetch發展助力。Farfetch拒絕透露公司的營業額數據,但根據市場來源,去年全年公司銷售額達到3.5億美元,預計利潤額將達8700萬美元(分別約合人民幣22.27億元、5.53億元)。(據稱該公司從精品買手店收取傭金為25%。)
移動購物應用程式Spring同樣旨在成為虛擬時尚商城。Spring公司由David Tisch和Alan Tisch兄弟共同創立,其研發的移動應用程式旨在成為品牌和顧客的橋梁,采用與Instagram類似的信息推送方式將各大品牌呈現在顧客眼前,每產生一筆交易,品牌須向Spring支付交易費。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統計,奢侈品電商的銷售額在未來五年將增長20%至25%,而奢侈品行業的整體增長仍限于3%至4%,這就意味著所有時尚電商都會迎來一定業績增長。但絕大部分銷售額仍將產生于門店銷售。所以這就是Farfetch為什么需要整合電商和實體零售,五月,Farfetch收購了倫敦精品買手店Browns,在全球范圍推廣運營前,這將計劃成為公司O2O模式和零售新技術應用的試驗田,Farfetch精品店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店鋪總面積達100萬平方英尺。
貨源成最大痛點 也將O2O模式打通線上線下資源
國內奢侈品電商市場:麥肯錫日前發布報告稱,到2025年時,奢侈品電商占比將達到18%。美中兩國將是奢侈品電商消費“大戶”。不過國內的奢侈品電商市場,各大奢侈品牌大佬仍在觀望。2012年,輕奢品牌蔻馳(Coach)曾和天貓有過一個月的試水合作,之后便匆匆關店,時隔三年,9月4日,Coach宣布重返天貓,開始了第二次電商之旅。2014年4月,Burberry正式入駐天貓網上商城,成為首家在中國B2C網店上開業的奢侈品牌。不過由于銷售數據不佳,Burberry在今年就關閉了天貓旗艦店。
今年4月,Chanel香奈兒首次進駐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并合作推出在線快閃店,獨家在線首賣剛推出的全新珠寶系列Coco Crush。本次合作是個“一次性”項目,與2016年底建設香奈兒電商平臺的計劃無關。
據貝恩咨詢報告顯示,有40%的奢侈品品牌尚未在線上銷售它們的皮包、手表和服飾。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能夠拿到一線奢侈品牌直接授權的電商平臺鳳毛麟角,對大多數奢侈品電商來說,沒有品牌授權則意味著要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取得貨源。當通過灰色渠道的代理進貨時,甚至連電商平臺自己也不知道貨源是否是正品。受到貨源問題掣肘,很多奢侈品電商在前端投入了大量資金采購,而在后端為了吸引顧客,仍然需要巨大資金投入。
今年以來,幾家成功度過寒冬期的奢侈品電商紛紛獲得新一輪投資,奢侈品電商電商行業似乎有望“解凍”,整個行業也可能在今年重新洗牌。5月20日,走秀網表示完成C輪3000萬美元融資;5月26日,珍品網宣布獲得6000萬元的首輪外部融資;7月8日,寺庫網獲得平安創投基金5000萬美元投資;同一天,阿里巴巴宣布逾億美元戰略投資魅力惠。
寺庫網市場負責人則認為,O2O模式打通線上線下資源,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消費體驗,因此,以服務為核心的O2O模式企業將最終主導未來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而純B2C電商可能會慢慢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