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軍:推進紡服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紡織強國
10月25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聯盟、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5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大會暨中國(濰坊)紡織服裝電商產業園招商啟動儀式”在山東濰坊隆重舉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曹學軍女士在大會上表示,培育行業新的增長點。紡織服裝行業電子商務仍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以下為曹學軍女士的發言實錄:
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戰略性的影響,為激發全社會的獲利,形成經濟的新動能,培育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今年,國務院先后下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指導意見,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能的意見、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支持鼓勵社會各個領域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技術,推動傳統產業組織變革、效率提升,做優經濟社會存量,做大總量,培育新的增長點,構筑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推進紡織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是加快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舉措。智能制造、個性化定制、電子商務應用是紡織行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點。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制造,使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協同,明顯減少人工依賴,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緩解高成本、招工難等難題。紡紗、紡絲、印染等行業,智能生產線和智能車間正在推進,這是智能化、智慧化生產的基礎,也是紡織行業優化生產的重點。個性化定制省去所有中間環節,直接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緩解現有模式中高庫存的困擾。實現用戶與企業的雙贏,是互聯網應用商業模式的重要創新變革。紡織服裝的個性化定制,有不少企業正在積極的探索實踐,下一步還需要解決用戶與企業深度的信息交互以及產業鏈協同等問題。推動紡織行業的個性化定制模式的試點示范。從而帶動紡織行業流程再造和模式創新。
電子商務是應用最廣、發展最塊的紡織與互聯網融合的典范。我國紡織行業電子商務規模占到全國20%以上,近90%的品牌企業開展網上銷售業務,行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專業市場電子商務平臺快速發展。我國網民超過6.5億,網購用戶超過英德意法幾國的綜合。正在推動著紡織服裝行業生產管理營銷等產業鏈的變革與重組,從而培育行業新的增長點。紡織服裝行業電子商務仍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濰坊紡織電視產業園的啟動,是深化電子商務應用,以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為核心,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流通效率,引導商品交易市場轉型的積極探索和典范。我們也關注到紡織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存在著質量誠信、低價競爭、盈利模式等問題,電子商務與產業轉型升級還需要實現更好的良性互動。希望通過2015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大會,能深入探討紡織服裝發展的趨勢,交流電子商務發展的成功經驗,推動引導紡織服裝行業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