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體育產業占GDP1.5% 遠超全國0.6%的水平
挑戰50公里山地越野跑,體驗千里走……日前,一批體育界名人和3500位自費報名參賽者陸續來到寧海縣,為參加徐霞客山地馬拉松熱身。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環中國自行車業余賽、全國休閑垂釣大賽、中國運動休閑產業峰會等十多個賽事和論壇將在寧海掀起一波運動休閑熱潮。
運動休閑產業是最具增長潛力的黃金產業。近年來,寧海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搶占先機,著力構建運動休閑產業基礎平臺和覆蓋全縣的綠色慢行系統,打造了集山地戶外、國際大型賽事、拓展體育培訓、休閑度假等眾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生態旅游健身休閑先行區。今年又啟動了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提升工程,完善咨詢服務點和綜合性營地等配套設施,推進智慧登山系統、戶外安全救援體系、社會化服務系統建設,同時打造10條可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精品線路。
在此基礎上,寧海探索把體育賽事活動轉化為運動休閑產品,通過舉辦全國露營大會、定向公開賽、戶外運動節等10余個國家級大型戶外品牌賽事,促進產業發展。連續三年舉辦中國戶外用品博覽會,展位年年爆滿。各鄉鎮街道也把發展戶外運動作為聚集人氣、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以節慶帶動消費。如寧海首個露營主題公園—胡陳露營公園,自去年10月建成以來,僅通過鄉旅游公司預約登記的就有7000多人前來體驗。時尚運動進村來,給冷清的小山村帶來了人氣,也帶動了周邊村落的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
寧海還扶持發展戶外用品產業,譜寫運動休閑與產業的“融合曲”。全縣已發展登山杖、帳篷、健身器材等生產企業110家,年銷售額超30億元。據統計,在地方經濟發展指標中,寧海體育產業已占GDP的1.5%,遠超全國0.6%的水平。寧海縣體育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創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目標已“瓜熟蒂落”。
后記:國務院46號文件印發一年來,各地積極推動本地區的貫徹落實工作,目前已有30個省級政府出臺了國務院46號文件的實施意見,各省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目標之和將近7萬億元,已經突破文件提出的5萬億元的發展目標。經濟發展新常態對體育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在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達到1-3%,而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目前僅占GDP的0.63%。按發達國家一般水平的2%計算,我國體育產業就還有加兩倍甚至翻兩番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