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平臺風生水起--優質平臺涌現
前兩年,“跨境電商”這個詞的出現頻率似乎還不那么頻繁,一轉眼,今年它已經成為了時下的熱門話題。從舉行論壇、建立產業園、人才培訓基地,到申請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成立行業協會,跨境電商在溫州的發展一下子開上了快車道。與此同時,一批優質的本土跨境電商平臺也相繼出現,它們促成了溫州市更加便利、實惠的“海淘”環境。
道路曲折 前景看好
近年來,溫州市傳統外貿發展形勢嚴峻,企業都在尋求電商出路,與此同時,跨境電商正成為拉動國內外貿增長的新引擎。而溫州作為眾多輕工產品的生產基地,在跨境電商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溫州跨境電商起步早,發展勢頭好,只是仍處在‘小而散’的狀態。”這是一位本地電商業人士對目前溫州跨境電商市場的評價。個體為主,實體企業參與程度低;占外貿總規模比重小;缺少龍頭企業,都是溫州市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跨境電商在溫州同樣有著自己光明的未來。今年1至5月,全溫州市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企業實現出口6084.8萬美元,同比增長15%;10月底,溫州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成立,首屆會員超過280名;近幾年溫州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發展電商的有利政策和舉措。這些情形都表明,這一行業即將發展壯大。
政策扶持 消費者受益
今年,有關跨境電商的利好政策密集發布,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與推動,在支付、物流、報關報檢等環節得到了全面體現,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也在逐個增加。
反觀溫州,網絡經濟是溫州市加快轉型發展的“一號新產業”,今年將圍繞跨境電商打造時尚產品、進口、轉口、出口基地。同時,溫州市正積極爭取列入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加上相繼建立的跨境電商園區、外貿海關公共保稅倉、溫大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等,地方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海外購物走向平臺化、正規化,受益最大的必然是消費者。除了能夠享受到行郵稅優惠,購買海外商品的郵寄時間、價格以及質量都會越來越令顧客滿意。以本地新興跨境電商平臺“溫購天下”為例,其商品由浙糧油保稅超市通過海關監管發貨,100%原裝進口,并且將海外購物時間縮短至5天內。
“市場的快速興起為市民提供了更多購買海外商品的平臺渠道,行業的擴張、競爭都最終會惠及消費者。”溫州市一跨境電商平臺負責人表示。
行業壯大 優質平臺涌現
2015年被業界稱為“跨境電商元年”,溫企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中小企業,布局跨境電商業務的數量明顯增多,截至今年7月初,全市從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企業已有187家,其中14家是自建平臺。
在從事跨境電商行業的分布上,服裝、電子電氣、汽配、禮品文具、保健品、實體百貨商場,甚至房地產都涉及其中。大到奧康國際這類上市企業,小到個人賣家,都希望從中分到一杯羹。
跨境電商雖然有出口和進口之分,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進口商品的購物平臺如何選擇。今年,就有多個本地優質跨境電商平臺同時起步,包括“溫購天下”、“匯立購”等,這些平臺不僅提供豐富的線上商品選擇,還開設了線下體驗館,打造本土O2O海淘購物平臺。而像“溫購天下”這樣以溫州日報為依托的平臺,相比全國性的平臺,更接地氣,且讓人感覺更有保障。
“溫購天下”跨境電商平臺主要負責人王先生表示:“目前本地跨境電商平臺之間的商品數量與價格都不相上下,相比之下,服務是否到位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優質的平臺,更是真實的商品,及真誠的服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