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計今年服裝內銷增速顯著放緩5%左右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今天發布消息顯示,2015年11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1.6%,增速相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2個百分點,低于今年上月1.9個百分點。
記者此前注意到,11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服裝類零售額同比下降5.0%,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了5.9個百分點,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月度增速。其中,男裝類和女裝類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3.9%和4.6%,童裝類降幅較窄,零售額同比下降0.4%。
特約分析師汪前進指出,內銷市場與國內經濟情況密切相關,我們注意到,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1-11月份,我國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11.92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1~10月份零售額1.20萬億元,同比增加10.1%。
服飾行業營銷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記者表示,從2015年服裝行業各個子行業的情況來看,運動品牌的春天雖然還沒有到,至少已經觸底在反彈中;童裝在二胎政策放開之際,似乎一片坦途在眼前;快時尚除了本土品牌依然不死不活,個別品牌更是虧損巨大,但國外快時尚以優衣庫為代表依然強勁十足,有把中國變日本主場之趨勢,難道中國消費者不憤青嗎?看來時尚和歷史無關,愿優衣庫給本土品牌實在上一課;男裝品牌在老牌企業那里照舊死氣沉沉,反而海瀾之家一騎遠去,個性時尚男裝在瓜分老牌男裝留下的空缺,男裝誰主沉浮?還在努力中;而女裝之前的區域性品牌春秋戰國之態勢,看來隨著眾多女裝企業資本化的成功,上市了終于有了大把資金可以整合資源了,帶來是女裝全國性品牌的凸顯,對于時尚流行更勝于男裝的女裝行業是福音;單品類的品牌企業依然日子難過,左沖右突,章法已亂套,不知方向在哪?被關注的眾多品牌依然被關注,并不因為被關注有根本性的業績好轉,反而是眼花繚亂的新概念、新技術嘗試不少,對于低附加值的服裝產業確實又是概念和技術的率先創新和引導,但有時創新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汪前進則向記者判斷,今年紡織服裝內銷增速并未出現下降,只是增速顯著放緩,預計在5%左右吧。這種低速增長態勢,2016年或將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