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紡織品標準出新規 英格爾檢測:多方受影響
4月1日,日本《家居用品中有害物質管制法》正式實施,將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特定偶氮染料列為有害物質,禁止于睡衣、襪子、地毯等家居產品中使用,且另有24種特定芳香胺含量限制為30mg/Kg以下。此次的標準設定加強,作為紡織品出口大國的我國,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國內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英格爾檢測對此認為,這不僅使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在設計生產和檢測服務的日常運轉流程中能夠注意加強規范,也為我國標準化改革工作提供了參考。
英格爾檢測介紹到,相較于這最新實施的日本標準,我國標準的制定相對較寬松。在我國現行標準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 17592-2006《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等中,共禁用23種芳香胺,限制含量為30ppm。“在此國標下的紡織品檢測服務中,就以英格爾檢測服務來說,技術人員需要使用氣相色譜/質譜定性定量分析、離心法等檢測技術,把2,4-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無4-氨基偶氮苯等為檢測對象。而在日本新標準實施后,為幫助企業將產品出口至日本,英格爾紡織品檢測服務還將需要學習三苯基錫和三丁基錫的測試方法,并用氣相色譜質譜儀替代無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二維層析色譜法。”英格爾檢測說道。
而據某知名紡織品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透露,為進軍日本紡織品市場,其不僅應使用不含有特定偶氮含量的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等來為產品染色,還要注意避免殘留新規定中禁用的特定芳香胺物質。“毫無疑問,此次日本的《家居用品中有害物質管制法》標準給國內紡織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日本新標準《家居用品中有害物質管制法》的實施恰逢我國標準化改革工作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為正在修訂的新標準提供了參考。“例如紡織品行業的ISO標準不僅與國外保持同步,部分甚至采用了國家標準的草案,使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與全球接軌,”英格爾檢測表示,“也正是如此,在長達數十年的英格爾紡織品檢測服務中,我們發現這樣制定的新標準不僅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潮流,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作為一個規范和發展行業的必要法規,紡織品檢測標準必然會隨著該行業的發展而進行革新,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應當實時跟進標準和行業發展加強自身建設,也期待國家標準改革完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