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一季度外貿出口329.9億元同比增長2.9%
記者昨天從嘉興海關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嘉興市進出口總值為440.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0.2%。其中出口329.9億元,同比增長2.9%;進口110.7億元,同比下降8.4%。同期,浙江省進出口總值為4563.2億元,同比下降4.3%。其中出口3585.6億元,同比下降4.1%;進口977.6億元,同比下降5.1%。
從地區看,海寧、桐鄉和嘉善分別出口75.2億元、46.9億元和3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16.1%和1%。同期,市本級、平湖和海鹽分別出口95.8億元、52.2億元和20.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1%、0.6%和4.8%。
數據里看一季度變化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服裝出口由跌轉增。今年一季度,嘉興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9.6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太陽能電池出口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8.7%。同期,嘉興市機電產品出口115.9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燈具、照明裝置及零件出口7.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5.7%。此外,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63億元,同比增長5.8%;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45.8億元,同比增長5.7%。
對美國、歐盟和東盟出口均呈7%以上的增長,對日本、拉美出口下降。今年一季度,嘉興市對美國、歐盟和東盟分別出口88.5億元、74.9億元和2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7.8%和7.5%。同期,對日本出口28.1億元,同比下降6.3%;對拉美出口16億元,同比下降12.6%。
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均出現增長。今年一季度,我市民營企業出口175.6億元,同比增長3.8%,其出口值占我市出口總值的53.2%。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分別出口135.2億元和1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6.2%。
海寧市場采購貿易猛增
一般貿易增長,加工貿易仍下降,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運行良好。今年一季度,我市以一般貿易出口265.5億元,同比增長4.9%,占同期我市出口總值的80.5%。同期,以加工貿易出口63億元,同比下降6.1%。此外,在海寧試點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運行良好,一季度出口1.1億元,首次突破1億元大關,占同期我市出口總值的0.3%。
據悉,海寧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涉及范圍較廣,以鞋類、箱包、太陽能電池板、布藝、服裝、小五金為主,主要輸往利比亞、加納、巴基斯坦、蘇丹、也門、伊朗、美國、日本、德國、巴西等國家。
海寧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為專業市場“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外貿特點量身定做的貿易方式,相比傳統貿易方式具有“通得快、便利化、免稅收、集中監管”的特點,深受當地市場商戶的歡迎。因此,在前期經過大量宣傳準備之后,尤其是在3月下旬,海寧市場采購貿易出現爆發式增長。
此外,嘉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針對海寧市場采購貿易的特點,也為其定制了“個性化”政策。一方面實施“即報即放”的便利化措施,另一方面探索嘗試以簽證前置、集中批量簽證、核銷簽證等適應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原產地簽證便利化措施。同時,提高技術貿易壁壘預警嗅覺,加強技貿信息采集,成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商品技術貿易壁壘預警小組,最新的技術貿易壁壘信息及時在海寧市場采購貿易聯網信息平臺發布,并通報相關部門及入駐商戶。
二季度出口有望繼續企穩
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重回榮枯線以上,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也都回升到50%以上。
嘉興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目前,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穩定,有利于穩定企業預期,降低匯率波動風險,進出口環節收費得到進一步清理和規范,企業負擔逐漸減輕,隨著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和紅利釋放,將為對外貿易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國內制造業出現積極變化,工業結構持續改善,工業產銷平穩增長,出口經理人信心增強。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3月外匯儲備實現數月以來首次正增長,數據皆表明國內經濟內生動能逐漸釋放,我市二季度外貿出口有望繼續企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經濟依然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和貨幣戰重啟將加劇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并可能給部分國家帶來較大沖擊,全球經濟運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同時,地緣政治動蕩加劇,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一旦地區局勢緊張惡化,將影響投資者信心,全球貿易可能進一步陷入低迷。”貿易金融專家、國際結算方面的專家孫天宏分析。
此外,受美國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影響,大量資本出現回流,全球貿易不再像金融危機前那樣大進大出;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也開始進行相應的產業結構調整。同時,全球消費方式變化,以及國際貿易規則、互聯網金融等正在被美國等發達國家試圖改變,將對傳統外貿出口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