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神劉澤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無論走到哪,劉澤順總是一個“低頭族”,而此低頭族非玩手機的低頭族,劉澤順喜歡低頭的原因是想看看路人都穿啥樣的鞋!作為青島亨達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25年來,劉澤順從一名繃幫、扣底工直至今天的技術總監,“鞋神”的名號可不是吹的。
作為九十年代第一批“技術工人”,劉澤順和他的技術團隊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的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其中國家發明專利“皮革無縫粘接技術”成為制鞋行業創新技術史上新的里程碑。
據介紹,“皮革無縫粘接技術”主要是針對真皮材料越來越匱乏,成本越來越高等問題而研發的,其技術核心是通過高周波無縫粘接技術把斷開的皮料進行熔接,使產品不僅達到牢固、美觀的效果,并且使皮革原材料得到高效利用,提高皮革利用率在7-8%以上。
不要小看這7-8%的數字,用在高靴上,一雙高靴就節省成本近10元,全國每年生產200億雙鞋,這項專利推廣開來產生的經濟效益可想而知,而且這種技術不僅可以用在皮鞋上,而且在真皮座椅、皮沙發上的應用更加廣泛。
1034項專利申請,5項發明專利研究,45項國家制鞋標準主持制定,這是劉澤順率領著自己百余人的研發團隊交給亨達的成績單。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劉澤順這樣表示:“創新是工匠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敢于嘗試和挑戰同樣不可或缺,苦練絕活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段時間內,老年人外出滑倒、摔倒的新聞屢見不鮮。以“孝親”為企業責任的亨達決定自主研制“孝親鞋”,劉澤順義不容辭的再次擔起重任,那一年是2012年。
在劉澤順團隊數個日夜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孝親鞋制作技術”應運而生。據了解,該技術采用了鞋底安全防滑技術、減震技術、超輕技術、抑菌防臭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了柔軟、舒適、輕便、健康、除臭、安全的鞋子。對于鞋子的安全防滑、減震、超輕性能要求要作為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進行研發。
“那段時間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劉澤順如是說。目前市場上有非常多的防滑系列鞋底,但是真正能達到防滑超輕功能的確不容易。劉澤順帶領團隊夜以繼日的現場試制,從尺寸檢測、數據分析計算,材料工藝優化、性能試驗分析、厚度尺寸調整等等,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最終采用8層底材的設計方案。
對于最新研發成果,劉澤順在采訪現場做了一個神奇的測試,現場大家穿著自己的鞋,把雙手背到身后,工作人員用力下壓,輕易就能壓倒,而換上最新研發的平衡足壓鞋之后,效果非常明顯。此項技術的問世,受到許多消費者的歡迎,市場反響強烈。
平凡之所以創造偉大,是因為它不但經得起科學的推敲,還能受得住歲月的考驗。劉澤順在不斷的實踐中肯下苦功夫,他的業余愛好就是琢磨新的創新工作法,他用看似“愚笨”的方法不斷地創造著新的操作方法。
作為亨達股份“國家級技術中心”、“亨達皮革研究所”、“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負責人,憑借在制鞋技術方面的凸出貢獻,劉澤順先后獲得山東省首席技師、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青島市首席技師、青島市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專家、即墨市勞動模范等稱號。
“鞋神”劉澤順不是傳說,他是腳踏實地干技術的業界典范,他追求的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