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力推制造業智能化
20日,全國“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現場工作會議在泉州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省長于偉國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田紅旗,省政協副主席薛衛民,省政府秘書長劉道崎,市領導鄭新聰、康濤、翁祖根等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報告,重慶市、陜西省的地方或企業代表也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與會同志還實地考察了泉州洛江區智能裝備產業園、領SHOW天地,參觀了全國“數控一代”工程成果展。
努力為轉型升級提供示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作為“政產學研用金”的典型,泉州將爭創“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努力為傳統產業和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示范。
嘉泰數控研發的小型五軸立式加工中心,填補國內空白;九牧廚衛自主研發應用的陶瓷智能生產設備擁有100多項專利;迪特設計建設的矮凳網,集聚了1000多所高等院校設計人員、100多萬個注冊設計師;聚旺印染、泉工機械等公司的智能設備賣到國外,后期維護已經可實現遠程診斷檢測……“數控一代”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加快了泉州傳統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除了爭創“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外,泉州還將推動“數控一代”示范工程提質擴面,由最初的三大領域拓展到各主要制造行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動。同時,還將進一步集聚高端研發平臺和人才,加速“數控一代”創新產品專利成果產業化,在各行業建設一批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另外,還將深化創新體制改革,統籌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政策鏈,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機制體制和政策導向。
全方位支持“數控一代”創新
去年,泉州組織了“三個一千”推廣計劃,即1000臺機器人、1000臺3C鉆攻中心、1000套“數控一代”裝備的生產和應用。目前已經分別完成1300臺、2100臺和3500臺。今年實施“21211”工程,即組織兩個國家智能制造專項申報,企業數控化率提高10%,建設智能制造示范企業240個,推廣應用國產工業機器人1000臺,培訓智能制造人才10000名。
自2013年底以來,泉州構建了全方位政策體系,從創新平臺、研發平臺、技術改造、市場開拓、金融保障等方面聚焦支持,累計兌現財政扶持資金18億元,撬動全社會投入850億元。目前,實施市級試點示范項目350個,突破多主軸多通道數控機床、柔性制鞋、水暖拋磨等領域數控技術瓶頸,開發了200多項數控和智能制造新技術、新產品,獲得相關專利3000余項。另外,還吸引、聚集包括27名院士在內的700多位高層次人才,涵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和系統集成等領域;全市已有14所高校、18所中職學校開設智能裝備專業,每年將培養智能裝備方面畢業生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