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雙11對標阿里戰隊換打法
雙11阿里以獨有的霸氣在籌劃著年度狂歡,作為主要競爭對手,京東今年卻在走更加理性的路線,避開同行優勢,凸顯自身特色。左手擁抱沃爾瑪進行品類擴充,右手加深與騰訊合作,在京騰計劃基礎上,打造更精確、有效的營銷解決方案“京騰魔方”,在流量競賽上對陣阿里。
合作升級
京東日前與騰訊聯合宣布,“京騰計劃”將在今年“雙11”進入第二階段,通過更全面的數據合作,推出創新營銷玩法,幫助品牌方進行更全面的整合營銷。據了解,“雙11”期間京騰計劃將聯合京東王牌爭霸項目、消費品專場等大型促銷活動,為蘋果、小米、樂視、寶潔等35家廣告主,提供精準電商營銷方案。此后,雙方還將以視頻直播、VR、AR等廣告呈現形式打造全鏈條整合營銷。
如果說“京騰計劃”第一階段的目的在于打通京東微店與微信端、手Q端的購物一級入口,第二階段打造的新產品“京騰魔方”,目的是通過騰訊用戶社交行為與京東的大數據基礎,實現了全鏈路營銷,從而更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實現更加有效的品牌營銷。京東方面表示,過去一年“京騰計劃”與P&G、LG、聯合利華等眾多500強企業,以及SK-II、樂視手機、戴森電器、幫寶適等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
統計數據顯示,“京騰計劃”已幫助品牌商獲得數十億級別的曝光,超過6000萬次的廣告轉發,日化、手機等行業互動率較行業水平提升80%以上。以努比亞手機為例,通過加入“京騰計劃”,努比亞手機二季度投資回報率增幅超過300%,10月點擊率提升150%,點擊成本下降60%。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不論是此前的“京騰計劃”,還是推出的新產品“京騰魔方”,京東的意圖十分明顯。通過與騰訊合作,一方面可以獲取廣告收入,并借此吸引流量獲得額外訂單;另一方面,通過服務延展,雙方探尋更多價值。
對標取巧
如果說此前的電商競爭是基于商品低價的近身搏殺,那么當下行業競爭則是通過排兵布陣進行的智力競賽。京東與騰訊的合作升級,顯然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同盟的協同效應,并借此為品牌方打上“京東”標簽。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廣告部總經理顏偉鵬表示,“京騰計劃”向客戶輸出的是營銷方案,這不是一錘子買賣。從效果衡量上,“京騰計劃”不會停止在投資回報率上,更看重的是企業的復購率。顏偉鵬稱,“京騰計劃”可以直接幫助品牌商降低營銷成本,提高效率,過去一年內“京騰計劃”超過50%的廣告預算來自復投廣告主。
對比而言,此前阿里、蘇寧雙方宣布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貓寧電商”,其意圖一方面在于強化包括蘇寧天貓旗艦店等在內的運營管理能力,同時也在于提升雙方的流量運營效率。蘇寧云商COO侯恩龍曾透露,今年“雙11”天貓對平臺上的蘇寧易購獨立頻道將給出較以往4倍的資源支持。同時,貓寧電商將負責聯合采購,供應鏈物流由蘇寧負責,流量由阿里支持。
事實上,為了探尋流量新路徑,京東在一個月前還與今日頭條建立了合作關系,推出“京條計劃”。基于該計劃,今日頭條可幫助京東及平臺商戶在移動端引流,同時京東也為頭條號賦予變現能力。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表示,京東與騰訊、今日頭條的合作本質在于尋找新的流量資源。隨著流量成本逐步提高,基于社交、內容生產與商品銷售的跨界合作,能讓雙方的流量使用效率大幅提升。此外,如果說京東與騰訊、今日頭條的合作在于加碼流量的獲取,與沃爾瑪的合作則在于對商品品類和銷售形勢的加碼。
集團對壘
與天貓既有的龐大流量以及晚會、秀場等各種娛樂活動對雙11吸睛度而言,京東采取的策略更傾向“亮肌肉”。結合既有聯盟形式以及社交流量變現,沃爾瑪、永輝超市可以為京東帶來覆蓋國內國外的供應鏈資源和品牌資源;騰訊與今日頭條可以為京東提供流量入口;新達達則為京東提供了充足的眾包物流資源。而對于阿里、蘇寧而言,除了此前雙方在物流系統的相互滲透外,億邦動力網首席知識官葉志榮表示,“貓寧電商”成立后,不排除雙方在經過前期試水階段,通過向其他品牌輸出代運營服務,從而接入蘇寧的線上線下渠道,構建規模更大的供應鏈生態圈的可能。
國內電商市場爭奪戰已到了白熱化地步,各大電商巨頭為了市場利益,在馬太效應下抱團作戰已是大勢所趨。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表示,在瞬息萬變的行業競爭中,電商企業已經意識到要把握自身優勢,做自己最擅長的事。通過聯手打造規模優勢是電商企業避免重復開發,降低管理成本,進行高效擴張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