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間投資增速回升 縫機行業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及國內經濟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邁入關鍵期,全國民間投資在上半年下滑明顯,對整體經濟環境影響較大。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從8月份開始,尤其是9月份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增速回升明顯。不僅是全國數據向好,地方數據陸續公布后也顯示民間投資開始回歸。8月份,民間投資由負轉正,實現增長2.5%,9月,數據進一步展現積極信號,增速回升至4.5%。
而東部沿海地區增長尤為明顯。以浙江省為例,該省前三季度制造業民間投資4683億元,增長6.1%,拉動民間投資增長2.3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投資增速為13.1%,高新技術(制造業)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速都在20%以上,均遠超整體民間投資2.6%的增幅。民間投資的增速回升對經濟回暖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記者了解,下半年度,特別是9月份以來,浙江臺州地區縫制設備制造產業效益整體向好,工業產值與利潤實現穩中回升。
臺州地區作為“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是我國最大的縫制機械制造產業集群。隨著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臺州縫制設備行業深入領會中央經濟改革精神,準確理解“三降一去一補”重大任務規劃,從管理精益化、創新常態化、品質標準化、產品差異化等方面著手,開展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一方面,企業通過提高生產、管理效率,降低各環節成本;另一方面,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強化品質把控、提升,重視品牌建設與人才戰略,切實提高企業綜合實力與影響力。不僅如此,在鞏固傳統產品優勢的同時,企業站在戰略高度,適時調整產品結構與發展方向,大力推動特色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與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進步,來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鏈。
例如,在生產管理精益化方面,杰克公司不僅在企業內部深入實行,取得巨大成效,還積極舉辦面對經銷商的精益生產管理培訓,全面提高企業整體體系的精益化;而中捷、美機等企業也通過導入精益生產管理項目,引入先進管理模式,舉辦相關培訓活動來實現企業的效率提升,結構精干與成本控制。
在產品研發創新方面,各大領軍企業紛紛推出重磅新品投入市場。2015年7月,全球首款會說話的縫紉機——杰克A4以顛覆傳統的姿態面世;2016年9月,具備5大核心優勢、一天不到一度電的美機Q5智慧縫紉機隆重首發;2016年10月,基于國際先進技術,縫紉機械與電子科技相結合而開發的中捷新款黑金剛全自動模板機重磅發布。由此可見,通過研發創新與品質提升來引領行業轉型升級與持續進步,是落實供給側改革,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下半年以來,不僅是制造業民間投資實現增速回升,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2016年1-9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業已回歸平穩增勢,企業效益延續好轉態勢,證實了民間投資增長的信心所在,同時也說明供給側改革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