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化危為機——實現疫情下縫制機械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二)
- 全球疫情的爆發,讓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也讓正行進在高質量發展全面轉型之路的縫制機械產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應對當前發展形勢,在理事長會上,各副理事長的發言圍繞維護產業鏈、開展交流合作、加強優勢互補等方面發表了很多真知灼見。
浙江中捷縫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瑞元:守護基礎,開展合作,共度行業嚴冬
中捷自2月10日復工以來,3-4月的訂單生產基本平穩,主要原因在于2月生產從全面停止狀態到逐漸恢復產能。但從目前來看,銷售市場、受疫情的影響,市場形勢嚴峻。
全球疫情的爆發,不確定因素增加,總結起來就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反應最直接的是,需求端萎縮,歐美訂單取消,國內括服裝行業的下游行業,除了口罩防護服的生產企業目前滿負荷生產之外,復工產能僅為30-50%。可以預見的是,全球經濟發展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面對下游行業及縫機行業來臨的寒冬,我有兩點倡議,供大家參考。
第一,在當前最緊迫的形勢下,首先在全行業內要積極倡議保護好核心零件企業的發展。優質零件是行業發展的基礎,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如果核心零件企業在困境中不能堅持發展,甚至無法生存,舉步維艱,那么縫機行業多年來極不容易才建立的優質零件體系將受到打擊,那么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也必將成為空談。因此,我呼吁全行業同仁達成共識,積極準找對策,幫扶核心零件企業,如向核心零件企業進行集中采購,保障企業生存發展。
第二,中捷經過20幾年發展,自身在技術、品牌、產品、市場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我們也看到,在行業寒冬到來之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我們自身的優勢,發揮自身所長,那么以往的優勢也將消失殆盡。因此我代表中捷公司真誠地呼吁,希望與行業內志同道合的企業抱團發展,度過寒冬,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全方位都可以充分開展合作。總而言之,此次受全球疫情的影響,縫機行業已經遭遇寒冬,全行業應該積極開展合作,優勢互補,堅定信心,這樣我們才能抱團取暖,度過當前的發展“寒冬”。
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雪平:堅守行業,積極有為,穩定產業鏈健康發展
當前各國疫情嚴重,全球經濟停擺,縫制機械行業面臨著同樣的外部發展環境。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企業應如何面對,我有四點想法和建議。
首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念,努力熬下去,做好在幾個月甚至半年內都要打持久戰的準備。即便你想的天花繚亂,也只是一個人的力量,或一個企業的力量,是比不過大自然的力量的。要靠整個國家的力量、全球的力量來戰勝。
第二,選擇熬的方式??p紉機產業是常青產業,即使行業體量不大,故事題材不多,大資本的關注度不高,但行業堅實的工業基礎、完備的產業鏈、積極穩健的企業家等等都決定了產業不會輕易轉移到其它國家,有足夠的容量能夠容納企業的成長成熟。我們的行業值得我們不忘初心,堅定信心,值得我們去堅守,去托付終生。
第三,在堅守的時候,我們要積極有為,善待員工,苦練內功,加大新產品的技術研發,加強產品的質量提升,加強企業的管理提升。與國際先進企業、國內領先企業比,我們還有很大距離,穩定性不高,先進性不夠,內部管理還不順暢,存在很多問題。在市場淡下來的時候,企業有時間埋起頭來苦干,集中精力做些事情。
第四,要珍惜上下游產業鏈的健康生存發展,善待供應商,不要讓供應鏈在疫情期間倒閉。健康的供應鏈建設就是健康的縫機產業建設,供應鏈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的依托。如果供應鏈斷裂,對我們的高質量發展包括未來的戰略發展都有很大影響??p制機械是個小行業,在市場低迷、需求量大幅下降的時候,有些供應商可能會看不清方向,病急亂投醫,會轉產向其它行業。所以我們要盡量做工作,幫助扶持供應商企業,維持正常的生產狀態,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最后,我倡議,骨干企業特別是骨干整機企業,在疫情期間,經濟低迷的時候,要遵守行業規則,不要搞低價傾銷。在目前經濟形勢下,雖然低價銷售對拉動銷量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會大。2019年,行業里每家企業都在搞促銷,利潤下降很多,但究竟每家企業能增長多少份額呢?你先一個月先出牌,我后一個月出招,一年下來也都抵銷掉了。無論今年銷量會下降多少,我們都要保持有效的毛利率。站在生死邊緣,盡管企業的管理費用居高不下,也要傳遞信心,讓員工和高管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把多年的心血荒廢掉。
東莞祥興針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佛祥:迎難而上,積極應對,共渡難關
今年對于祥興公司來說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從大年初二就開始上班。祥興旗下的東莞邁邦是剛成立兩年左右的新公司,主要生產沖鋒衣、防水衣壓條機,防護服用的也是這種設備。國內原來生產壓條機設備的企業很少,在疫情發生之后,設備缺口非常大。
當時,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接管了我們所有的產能。由于防護服緊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要求我們擴大產能。邁邦原來的年產量只有200臺,要求擴大產能到月產400臺。我們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最終我們用了50天完成了800臺的生產。
在這個過程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的廣東地區負責人和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協助我們快速解決瓶頸問題,中縫協各位領導都非常關心和支持,感謝大家的齊心助力我們才能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我們也為疫情防控做出了一點貢獻。
3月份,因全球疫情影響,歐美國家都沒辦法收貨,廣東很多服裝公司復工沒復產,有不少大工廠的訂單都被取消了,甚至很多客戶的訂單即使已出貨也被退回。整個行業在3月份非常不樂觀,國外品牌訂單影響非常大,很多做外貿的工廠直接放假到8月份,有的工廠只保留30%的人員。
這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疫情,我們遇到的影響也是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檢驗了我們人類的身體免疫力,而這場疫情也檢驗了我們行業的“免疫力”。我們要一起共同努力,找到方法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