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T:守初心,勇擔當!
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的有序復工復產,生產口罩的這股熱潮已然退去,曾經“一罩難求”的現象不再。人們或許不曾留意自己佩戴的口罩是產自哪一家,由哪一臺縫制設備所縫制,但是內心也一定是充滿感激的。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在國難時期敢擔當,利用自身智縫技術優勢助力口罩自動化生產線研發與生產,又在疫情平穩后回歸自己,做自己的領域專家的企業——TPET(“蘇州瓊派瑞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英文簡稱)。
在今年的8月25日2020 Intertextile上海家紡展上,小編有幸采訪了TPET董事長劉航東。劉航東對于TPET今年的整體規劃表示,年初做口罩機是因為自身技術的優勢和想在疫情時期為國家貢獻力量,而在疫情已經平穩,口罩供應已經跟得上的情況下公司將回歸主營業務,專注新產品的研發。
早在去年下半年,TPET就制定了今年將以海外市場為重點的計劃,但受今年疫情影響,海外市場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而國內市場也錯綜復雜,行業經歷著重新洗牌的局面。今年2月初,在原計劃被全盤打亂,全國疫情緊張且未正常復工復產的情況下,劉航東本著能為這場疫情阻擊戰做些什么的想法做了一個艱難又決絕的決定:啟動全自動口罩機生產線項目。
盡管有了前路可能困難重重的心理準備,但是真正做了口罩機后發現這個市場遠比他們想象的要急切得多,生產的周期、客戶訂單的數量、設備的數量以及供應鏈的問題等等。好在前期借助于多年深耕行業的自身資源優勢,加上技術相近的加持及自身肯努力專研等情況,TPET最終排除萬難,成功生產了一千臺口罩機推向市場。談起這段經歷,劉航東說:“整個過程團隊就像經歷了一次軍訓,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都得到了很大提升。”TPET也因此在業內知名度更廣。
目前疫情已進入常態化,TPET也在6月回歸正常業務。回歸后的TPET并不沉浸在前期口罩機所帶來的紅利氛圍中,而是立即行動,制定新品研發計劃。從五月份開始就投入三十幾款新品研發,并把研發作為下半年的重點,而口罩機則保留并入四邊縫作為紡織醫療領域的品類。
關于新品的研發方向,劉航東談道:“我們主要還是在原有的四邊縫領域里面豐富它的產品線,接下來就是往前后做延伸,如面料的延伸,搬運、倉儲,還有無人工廠的延伸。”今年TPET在工廠的數據串聯方面還做了升級,在四邊縫自動化基本完善的基礎上,借助數據、視覺等方面的聯機互動進行整合。
自動化和信息化是TPET奮斗的主力,也是助推產業創新改革的方向。早在2016年TPET就確定五年發展規劃,要實現“2020家紡黑燈工廠”的無人化生產理念輸出。2017年的時候計劃到2020年實現自動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通過視覺識別、智能投料和數據鏈整合技術,真正實現工業4.0整廠輸出。盡管因為今年的疫情,計劃實現受阻,但是在調整好自己的步伐后,TPET依舊有條不紊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2020年,對很多行業來說是一場漫長的危機,但是TPET危中尋“機”。疫情初期的“跨界”生產全自動口罩機,疫情常態化后主營業務的回歸,研發新品。在這個過程中,TPET始終都在不斷創新,生產更多的智能縫制設備,助力服裝、家紡企業創造新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自己創造更多新的機遇。
對于今年的市場,劉航東也有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日用品需求可能在接下來會有比較大的增長,而目前普遍客戶反應家紡領域訂單都是有所增長的。總之,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而9月TPET也迎來新廠搬遷,搬遷后的TPET將繼續在智慧縫制領域開啟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