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時代,670萬中國工廠的三種活法
- 目前,中國大約有670萬家工廠,他們是“中國制造”的主力軍,新冠疫情疊加貿易摩擦,打斷了他們原有的生意路徑,將他們推到生死一線的懸崖邊上。
幾天前,吳曉波去江蘇調研,波司登老板高德康忍不住向他訴苦:今年生意太難做了!
這話從縱橫商場四十多年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口中講出,其分量,不言而喻。
1976年,高德康以8臺縫紉機起家,將波司登打造成中國羽絨服龍頭,號稱“遠銷全球72個國家”,在全世界累計賣掉2億件。今年突發新冠疫情,國外零售遭遇重挫,加上不斷升溫的外貿摩擦,波司登便把重心調整到國內。
然而,國內市場形勢之嚴峻,挑戰之激烈,讓老江湖高德康不禁倒抽一口冷氣。
新冠疫情的黑天鵝沉重打擊了消費信心,導致今年1至2月我國社消零售總額增速暴跌到-20.5%,直到今年8月份增速才回正,但距離歷史平均水平仍有巨大差距。
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信息日益透明,消費者意識覺醒,并變得空前挑剔。與此同時,在去中心化的移動互聯網催化之下,個性化需求被充分釋放出來,大眾市場分裂成無數碎片化市場,一群人的共同消費需求裂變成無數個細分人群的個性化需求。這一切,都使得做生意的難度大幅地提高了。
高德康說:“十年前一個單品可以賣到103萬件,如今一個單品賣過10萬件就算不錯了”。
作為中國羽絨服行業的龍頭老大,波司登尚且如此,何況數百萬制造企業?
1、懸崖邊上的670萬工廠
目前,中國大約有670萬家工廠,他們是“中國制造”的主力軍,新冠疫情疊加貿易摩擦,打斷了他們原有的生意路徑,將他們推到生死一線的懸崖邊上。
為了爭取訂單,無數工廠陷入“以價換量”的漩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在今年1月開始急速下滑,到5月份觸及歷史冰點,雖然此后開始觸底反彈,但截至目前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一方面沉重打擊了各類線下生意,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線上的數字化進程。
于是我們看到了線下線上“冰火兩重天”的景象。gap、達芙妮、esprit等倚靠線下開店增長的企業紛紛一蹶不振,花西子、三頓半、完美日記等新銳品牌在線上高速成長,安踏、李寧、優衣庫等傳統品牌的線上增速也超過了線下。
對工廠主來說,今年疫情期間,無法向過去那樣展開線下洽談業務,參加線下展會收集訂單,哪些提前布局互聯網的工廠從線上獲得了大量訂單,反之則一落千丈。
在巨大的經營壓力下,就連董明珠都親自走進直播間為格力空調吆喝,一向對電商不以為然的宗慶后也意識到“線下與線上融合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今天的工廠如果沒有開展線上經營,沒有利用互聯網武裝自己,其結果是不可想象的。
線上不僅是新訂單、新生意的來源,更是推動制造業模式升級的必經之路。
在所有巨大的不確定當中,數字化是工廠面前巨大機遇。疫情改變了很多習慣,也形成新的習慣。在這些傳統意義上離數字化遙遠的制造工廠,遠場經濟無接觸生意正形成習慣養成。
后疫情時代,伴隨著“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啟動,一場影響深遠的數字化商業變革從消費端、流通端一路蔓延到供給端,正在中國的數百萬工廠悄然發生。
數字化改變貿易,重構流通,去掉無效環節,直面市場。工廠的地位將前所未有的從價值鏈底端攀升,中小企業將和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
消費同樣看到進入新階段。性價比、功能性、體驗感成新趨勢。規模化生產讓位于個性化,單純的品牌營銷讓位于工廠定制。
過去因為流通渠道為王,只有規模化超大企業才可能擁有自己的渠道。企業競爭的砝碼在于誰能把貨鋪出去。而數字化流通抹平了這個鴻溝,小工廠和大企業進入同一起跑線,商品成為硬功夫。
2、打通內循環三大通路
從線下轉線上,從外貿轉內銷,從批發轉零售,是中國工廠數字化升級的三大階段。
這個趨勢在1688平臺體現的淋漓盡致。作為國內最大的貿易平臺,1688一頭鏈接著670萬工廠,一頭鏈接著3000萬買家,后者又可細分為三大類別:
一是專業采購商,直接向工廠下達大批量訂單;二是零售商,比如淘寶店主,從1688批發商品進行二次零售;三是C端消費者,直接在1688下單消費。
基于客戶分層理論,9月17日,1688針對全國670萬制造企業推出“訂單、批發和零售”三大數字化升級方案平臺,幫助他們開辟“內循環三大通路”。
第一、數字化的訂單貿易模式。通過3D看廠、線上展會等數字化工具,打造中國最大的專業工廠搜索引擎,讓所有的工廠一鍵生成官網,一年365天做線上展會,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這是有工廠門檻最低的方式,幫助它們邁出線上生意的第一步,從過去一定要做近場的面對面貿易,變成遠場的在線貿易。
第二、數字化的批發生意方式。在1688平臺上,工廠有兩種角色,一是作為制造商接受客戶訂單生產,此外也有很多工廠發展成為了批發商,把自己的商品直接批發給下游的零售商,比如淘寶店主、夜市攤販、電商主播等等B端客戶。
這種模式下,工廠直接對接零售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所以賺的多一點,但由于要壓庫存,風險也高一些。1688幫助工廠直連零售商,降低生意風險。
第三、數字化的零售生意模式。為了幫助工廠快速挺進零售賽道,挖掘更多的市場空間,1688和淘寶特價版全面打通,幫助工廠直接開展線上零售生意。
1688擁有670萬制造工廠,是國內最大的批發平臺,淘寶特價版月活接近4000萬,是國內最大的C2M零售平臺,二者的融合將釋放出巨大的產業紅利。
“這是結合中國制造業現狀提出的整體性解決方案,不是一個簡單的發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部總經理、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
汪海認為,作為平臺公司,工廠直聯消費者不難,難的是真正讓消費者需求來指導工廠生產。“怎么發現細分市場的機會,到底這個平臺幫助了工廠什么?只是幫助他把庫存消掉,還是幫助他轉型數字化生產,實現真正的制造升級。”
3、工廠如何做爆款?
“讓大生意對大訂單、流通生意對批發訂單,零售生意對淘寶特價版——希望把買家運營得更精準,讓工廠商家能夠清楚地知道買家身份,能夠建立基于不同買家的服務體系,更好地去抓住不同類型的生意”。汪海說,“這是全中國唯一一個為工廠量身打造的平臺,希望幫助更多產業帶工廠真正走向數字化。”
為了加速工廠的數字化升級,1688還計劃在未來三年推出以下三大扶持策略:
第一,建立1000個產業帶直播中心,在工廠就可以直連消費者。
第二,打造100個本地化教育中心,為工廠培養新一代電商人才。
第三,打造超過30個本地化服務中心,作為工廠門口的生意管家。
通過這些舉措,每年為產業帶工廠帶來10000億生意,三年內幫助1000個工廠年銷過億。
截至目前,在1688平臺上,10000家溫州外貿企業成功轉型內需模式,全國范圍也有12萬家外貿工廠轉入內需賽道,找到了全新的生意增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1688與淘寶特價版的融合將把產業帶工廠資源與C端消費市場緊密鏈接起來,通過C2M模式拓展內需市場的深度、廣度和寬度三個層面的生意增量。
江蘇揚州一家工廠,祖孫三代做牙刷,搞了40年外貿,去年遇到了生意瓶頸。
阿里巴巴根據對于消費市場的洞察,發現中國的性價比人群對電動牙刷的需求突然巨量上升,如果將淘寶天貓的零售數據與1688平臺上的產業帶工廠結合起來,通過批量生產、以量定價的C2M模式可以把電動牙刷的價格大幅降低。
于是,1688與這家工廠合作,全面改造生產流程,花了兩個月時間,打造出一款零售價9.9元的電動牙刷,一上來就賣掉幾十萬支,震驚了整個行業。
吳曉波認為,“所有的企業,無論品牌還是廠牌,真正要掙錢靠的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提高復購率。通過大數據洞察消費者行為,隨著大數據顆粒度越來越細,對細分市場的掌握也越來越緊密,打造爆品的概率也就越來越高。”
C2M模式基于細分市場的長尾需求反向生產,單品成為爆款的概率大幅提高。
“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一個電動牙刷企業可以用9.9元的價格生產出來,想都不敢想!”
汪海說,“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統一市場,內需空間足夠深厚足夠廣闊,如果我們能抓住更多的細分市場,就能成就更多的過億生產企業。”
4、新周期的生存法則
當中國經濟進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周期,新一輪機遇伴隨著巨大挑戰逐漸浮現,生產要素在市場的洗牌中被重新定價,競爭格局變得空前緊張,如何挖掘國內市場機會,不僅直接決定當下的生死,還關系著未來十年的走向。
1688工廠數字化升級三部曲的背后,隱含著阿里對于未來整個經濟走勢的兩大判斷。
首先,工廠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驅動商業變革、驅動消費升級的核心角色。
工廠的生意模式,以前是假設、盲打或者接受下游客戶訂單,在互聯網推動下,工廠可以直面消費者,有機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貼近終端市場,而且是低成本地接觸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面臨的潛在機會更多,主動性更強,這會創造很多商業機會。
數字化賦能把工廠從過去接受生產指令的末端制造商,一鍵升級為智能制造的經濟火車頭,在供給側發力,精準匹配市場需求,提升整體的經濟運行效率。
其次,C2M將成為整個未來商業模式的主流形態并深刻影響制造業變革。
通過消費者需求來指導制造和驅動制造,并反過來升級消費,將成為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汪海說,“這一模式讓工廠從生產出來以后再找各個渠道去賣,變成在生產的時候就知道應該賣向哪里、賣給誰、賣什么東西”,極大簡化商品供需效率。
汪海曾開過一個玩笑: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世界上將只有兩種貨,一種是品牌貨,一種是工廠貨。“買品牌貨就上天貓,買工廠貨就上淘寶特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