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廠家:雙針縫紉機常見故障及處理辦法
我們經常會用到縫紉機,用的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一些故障。那么縫紉機常見的故障有哪些呢?下面總結了一些雙針縫紉機常見的故障以及處理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斷線問題
1、針板的梭頭止動槽有刮痕。處理辦法:用金剛銼或砂紙磨梭頭止動槽,直至光滑無傷痕。
2、上線張力過強。處理辦法:調整上線張力強度即可。
3、針和梭尖的各種聯系不準確。處理辦法:梭心過線鉤的空隙調整到0.2mm,針和梭頭的空隙調整到0.05mm,默認針桿高度及梭頭同針板的空隙。
4、旋梭部位的油量少。處理辦法:向旋梭部位加油。
5、撥線器的工作范圍。處理辦法:強度不適宜,調整撥線器。
6、梭尖部位有磨損。處理辦法:用金剛銼修磨梭尖部位,直至無缺。
7、送布牙的針孔部位有刮痕。處理辦法:修磨送布牙的針孔。
8、穿線過錯。處理辦法:從頭穿線。
9、針的裝置過錯。處理辦法:從頭裝置針;若針彎,換針。
10、壓腳裝置不好。處理辦法:從頭裝置。
11、縫線纏繞等,運用滌綸線時格外簡單斷線。處理辦法:盡量削弱上線張力和撥線器繃簧的力氣。
線松緊不好的問題
1、梭心的滑動不好。處理辦法:替換梭心。
2、使用中厚布規范的縫紉機,由于布的品種、線的松緊可能會使機器變壞。處理辦法:替換厚料用的壓腳。
3、梭頭和過線鉤的空隙過大。處理辦法:將空隙調至0.2mm。
4、送布牙過高。處理辦法:將送布牙高度調整到1mm。
5、梭頭和針板的空隙。處理辦法:規范機時,將梭頭和針板的空隙調整到0.6至0.9mm;剪線機時為1.3mm。
6、上線托刀移動刀的頂級。處理辦法:調整移動刀的前后方位。
布料起皺太多出現的問題
1、上線張力過強。處理辦法:盡量削弱上線張力。
2、底線張力過強。處理辦法:盡量削弱底線張力。
3、撥線器繃簧過強。處理辦法:盡量削弱撥線器繃簧的張力。
4、撥線器的工作范圍大。處理辦法:盡量減小撥線器的工作范圍。
5、壓腳壓力小。處理辦法:盡量加大壓腳壓力至適宜。
6、電機轉速快。處理辦法:下降縫紉速度。
7、縫紉機和縫紉物不太契合。處理辦法:替換為合適的規范。
跳針問題
1、針與旋梭的空隙及同步方位不對。處理辦法:依照準確的規范請求來調整。
2、壓腳壓力太小。處理辦法:調整壓腳壓力。
3、所用針的粗細不合適。處理辦法:選用契合布料的機針。
4、使用尼龍線或太細的線時,從頭穿線。
起步時,面線從針上逃脫問題
1、挑線簧張力太強。處理辦法:將挑線簧張力調小。
2、底線張力太弱。處理辦法:將底線張力調大。
浮底、面線的處理辦法
1、經過合理調整偏心輪的定位方位來處理調正請求;當機針開端刺料但離縫料2~3毫米間隔時,送布牙送料完畢,這時,就是偏心輪的定位方位。
2、浮底線可調大面線的張力來處理;浮面線能夠調小面線的張力來處理;也能夠調整底線的張力大小來處理。
毛巾狀浮線的處理辦法
1、可經過合理調整松線勾彈性進、出方位和夾線器的進出方位,使松線頂彈性靈活,使夾線器既能松線,又能壓線。
2、用油石修磨圓弧處鐵銹或毛刺,并拋磨到達一定的光潔度請求,使面線經過時無顯著受阻現象。
有時浮線有時不浮線的處理辦法
1、經過挑選合作較佳的梭芯來處理。
2、合理調整梭皮和梭子外圓合作的平整度,請求不一樣的出線方位,出線的壓力根本一樣。
3、應拆下壓腳,用細砂皮拉深拉長壓腳底板下的出線槽,并要磨光出線槽,使縫料向前移動時,能順暢經過。
4、縫紉機廠家依據縫料選用合理的機針和縫線。
此文章由編輯
斷線問題
1、針板的梭頭止動槽有刮痕。處理辦法:用金剛銼或砂紙磨梭頭止動槽,直至光滑無傷痕。
2、上線張力過強。處理辦法:調整上線張力強度即可。
3、針和梭尖的各種聯系不準確。處理辦法:梭心過線鉤的空隙調整到0.2mm,針和梭頭的空隙調整到0.05mm,默認針桿高度及梭頭同針板的空隙。
4、旋梭部位的油量少。處理辦法:向旋梭部位加油。
5、撥線器的工作范圍。處理辦法:強度不適宜,調整撥線器。
6、梭尖部位有磨損。處理辦法:用金剛銼修磨梭尖部位,直至無缺。
7、送布牙的針孔部位有刮痕。處理辦法:修磨送布牙的針孔。
8、穿線過錯。處理辦法:從頭穿線。
9、針的裝置過錯。處理辦法:從頭裝置針;若針彎,換針。
10、壓腳裝置不好。處理辦法:從頭裝置。
11、縫線纏繞等,運用滌綸線時格外簡單斷線。處理辦法:盡量削弱上線張力和撥線器繃簧的力氣。
線松緊不好的問題
1、梭心的滑動不好。處理辦法:替換梭心。
2、使用中厚布規范的縫紉機,由于布的品種、線的松緊可能會使機器變壞。處理辦法:替換厚料用的壓腳。
3、梭頭和過線鉤的空隙過大。處理辦法:將空隙調至0.2mm。
4、送布牙過高。處理辦法:將送布牙高度調整到1mm。
5、梭頭和針板的空隙。處理辦法:規范機時,將梭頭和針板的空隙調整到0.6至0.9mm;剪線機時為1.3mm。
6、上線托刀移動刀的頂級。處理辦法:調整移動刀的前后方位。
布料起皺太多出現的問題
1、上線張力過強。處理辦法:盡量削弱上線張力。
2、底線張力過強。處理辦法:盡量削弱底線張力。
3、撥線器繃簧過強。處理辦法:盡量削弱撥線器繃簧的張力。
4、撥線器的工作范圍大。處理辦法:盡量減小撥線器的工作范圍。
5、壓腳壓力小。處理辦法:盡量加大壓腳壓力至適宜。
6、電機轉速快。處理辦法:下降縫紉速度。
7、縫紉機和縫紉物不太契合。處理辦法:替換為合適的規范。
跳針問題
1、針與旋梭的空隙及同步方位不對。處理辦法:依照準確的規范請求來調整。
2、壓腳壓力太小。處理辦法:調整壓腳壓力。
3、所用針的粗細不合適。處理辦法:選用契合布料的機針。
4、使用尼龍線或太細的線時,從頭穿線。
起步時,面線從針上逃脫問題
1、挑線簧張力太強。處理辦法:將挑線簧張力調小。
2、底線張力太弱。處理辦法:將底線張力調大。
浮底、面線的處理辦法
1、經過合理調整偏心輪的定位方位來處理調正請求;當機針開端刺料但離縫料2~3毫米間隔時,送布牙送料完畢,這時,就是偏心輪的定位方位。
2、浮底線可調大面線的張力來處理;浮面線能夠調小面線的張力來處理;也能夠調整底線的張力大小來處理。
毛巾狀浮線的處理辦法
1、可經過合理調整松線勾彈性進、出方位和夾線器的進出方位,使松線頂彈性靈活,使夾線器既能松線,又能壓線。
2、用油石修磨圓弧處鐵銹或毛刺,并拋磨到達一定的光潔度請求,使面線經過時無顯著受阻現象。
有時浮線有時不浮線的處理辦法
1、經過挑選合作較佳的梭芯來處理。
2、合理調整梭皮和梭子外圓合作的平整度,請求不一樣的出線方位,出線的壓力根本一樣。
3、應拆下壓腳,用細砂皮拉深拉長壓腳底板下的出線槽,并要磨光出線槽,使縫料向前移動時,能順暢經過。
4、縫紉機廠家依據縫料選用合理的機針和縫線。
此文章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