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行業:從下游需求看工業縫紉機的復蘇
核心觀點
縫制機械經歷2年調整,有望再度復蘇:縫制機械是縫制行業關鍵設備,與下游需求緊密相關。近年來下游服裝產量、行業收入下降,但投資保持穩定。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游行業需求進一步壓縮,但近月來已出現降幅逐漸縮窄的現象,我們認為行業恢復有望持續。從縫制設備看,我們估算行業周期大概4-5年左右,自2018年下半年行業增速下滑以來,行業已經經歷了2年左右的調整,我們認為新的行業上升周期有望即將到來。
下游大企業可能更重視設備的“質”:我們統計規模較大的服裝代工上市公司情況,發現效率的提升是大企業增長的關鍵。以申洲國際、晶苑國際為例,公司保持對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持續投入,帶來人均生產效率的持續提高。而隨著生產設備的技術和效率的迭代升級,我們認為終端售價也有望提升,帶來行業的升級和銷售規模的擴大。
下游小企業可能更重視設備的“量”:我們統計小規模的針織、梭織代工企業情況,發現隨著企業員工人數規模的下降,人均年產量/產能出現增加。同時,從統計上看,員工人數規模越小的企業的人均平縫機數量更多。大企業在設備配置上更加完整,而小企業大多數只保持少數核心加工設備。我們認為下游小型企業可能更重視設備的保有“量”,隨著小批量、多批次需求增長,我們預計中小型企業數量會繼續增加,加之中小型企業的縫制設備單人保有量較高,因此我們認為縫制設備市場的整體需求量有望繼續上升。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自2018年來縫制機械行業經歷了2年的下行期,2020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行業進一步出現下滑。而從行業的周期來看,我們認為紡織服裝設備產業鏈的需求有望出現恢復。我們分析行業內大型和小型服裝加工企業的效率、設備投資/保有量情況,認為在本輪行業復蘇中,不論是大企業的重“質”,還是小企業的重“量”,都有望推升行業總需求。我們假設2021年疫情緩解、服裝行業需求回暖,則我們認為設備需求有望持續回升,2022-2023年的行業年需求有望再次超過800萬臺。建議關注:杰克股份(603337,未評級)、上工申貝(600843,未評級)、卓郎智能(600545,未評級)
本作品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縫制機械經歷2年調整,有望再度復蘇:縫制機械是縫制行業關鍵設備,與下游需求緊密相關。近年來下游服裝產量、行業收入下降,但投資保持穩定。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游行業需求進一步壓縮,但近月來已出現降幅逐漸縮窄的現象,我們認為行業恢復有望持續。從縫制設備看,我們估算行業周期大概4-5年左右,自2018年下半年行業增速下滑以來,行業已經經歷了2年左右的調整,我們認為新的行業上升周期有望即將到來。
下游大企業可能更重視設備的“質”:我們統計規模較大的服裝代工上市公司情況,發現效率的提升是大企業增長的關鍵。以申洲國際、晶苑國際為例,公司保持對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持續投入,帶來人均生產效率的持續提高。而隨著生產設備的技術和效率的迭代升級,我們認為終端售價也有望提升,帶來行業的升級和銷售規模的擴大。
下游小企業可能更重視設備的“量”:我們統計小規模的針織、梭織代工企業情況,發現隨著企業員工人數規模的下降,人均年產量/產能出現增加。同時,從統計上看,員工人數規模越小的企業的人均平縫機數量更多。大企業在設備配置上更加完整,而小企業大多數只保持少數核心加工設備。我們認為下游小型企業可能更重視設備的保有“量”,隨著小批量、多批次需求增長,我們預計中小型企業數量會繼續增加,加之中小型企業的縫制設備單人保有量較高,因此我們認為縫制設備市場的整體需求量有望繼續上升。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自2018年來縫制機械行業經歷了2年的下行期,2020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行業進一步出現下滑。而從行業的周期來看,我們認為紡織服裝設備產業鏈的需求有望出現恢復。我們分析行業內大型和小型服裝加工企業的效率、設備投資/保有量情況,認為在本輪行業復蘇中,不論是大企業的重“質”,還是小企業的重“量”,都有望推升行業總需求。我們假設2021年疫情緩解、服裝行業需求回暖,則我們認為設備需求有望持續回升,2022-2023年的行業年需求有望再次超過800萬臺。建議關注:杰克股份(603337,未評級)、上工申貝(600843,未評級)、卓郎智能(600545,未評級)
本作品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