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華K150型圓頭鎖眼機調整
利華K150型圓頭鎖眼機上橫桿至中間位置的調整:調整上橫桿前,先要調整好曲線滾柱托架。
(1)將機器調整到無鎖眼位置,同時確認滾柱F是否在大盤的G位置(圖1)。
(2)旋松螺釘A。
(3)轉動眼形選擇器B,由有鎖眼到無鎖眼數次,通過調整環將上橫桿調至中間位置。
(4)擰緊螺釘A。
滾柱調節的幾種情況與方法(此方法在機器有圓頭時調整)。
①確認機頭未被移位過,在縫尾部位,機頭與拖板上做出平齊標記。轉動機器到鎖縫圓頭開始時,當上下兩個標記分開(走圓頭)后又重疊時(圓頭頂部中心點位置),松開滾柱彈簧和圖87中滾柱E,通過A的兩個黃色螺釘來調節滾柱。此時兩個滾柱應能夠同時很輕松的出入。
②確認滾柱未移位而機頭移位,將機器行程轉到zui前端(向自己前面),約在停車位位置,旋松圖2中的螺釘A,調整機頭中心位,該項調整應確定滾柱能夠達到上一項的標準才可,需多次校正,多次轉動機器檢查、確認。
③機頭與滾柱都移位時,首先將機頭轉到zui前端(停車位置),以下刀為中心,以拖板上壓腳板兩邊限位為兩邊,用鋼尺測量兩邊的位置,通過螺釘A調節機頭的中心位置。確定后擰緊螺釘A,再按上述第(1)項進行調整(圖2)。
④機頭與拖板中心點位移時,將機器調整到平頭鎖眼位置,再轉動機器直到大盤滾柱轉到大盤上第四個尖點邊緣,這時調節螺釘A,使兩個滾柱都能順暢地從曲線槽中出入,然后擰緊螺釘A。
⑤拉住左邊滾柱,轉動機器,觀察右邊滾柱是否能夠順利進出槽口。如有阻礙則通過螺釘A來調整。
⑥在鎖尾部位,機頭與拖板上作兩個標記。轉動機器到剛開始縫圓頭時(兩個標記剛好分開時),這時左邊的滾柱應離開工作槽,并且兩者間應有0.5~1毫米的間隙。
(來源:中外縫制設備)
(1)將機器調整到無鎖眼位置,同時確認滾柱F是否在大盤的G位置(圖1)。
(2)旋松螺釘A。
(3)轉動眼形選擇器B,由有鎖眼到無鎖眼數次,通過調整環將上橫桿調至中間位置。
(4)擰緊螺釘A。
滾柱調節的幾種情況與方法(此方法在機器有圓頭時調整)。
①確認機頭未被移位過,在縫尾部位,機頭與拖板上做出平齊標記。轉動機器到鎖縫圓頭開始時,當上下兩個標記分開(走圓頭)后又重疊時(圓頭頂部中心點位置),松開滾柱彈簧和圖87中滾柱E,通過A的兩個黃色螺釘來調節滾柱。此時兩個滾柱應能夠同時很輕松的出入。
②確認滾柱未移位而機頭移位,將機器行程轉到zui前端(向自己前面),約在停車位位置,旋松圖2中的螺釘A,調整機頭中心位,該項調整應確定滾柱能夠達到上一項的標準才可,需多次校正,多次轉動機器檢查、確認。
③機頭與滾柱都移位時,首先將機頭轉到zui前端(停車位置),以下刀為中心,以拖板上壓腳板兩邊限位為兩邊,用鋼尺測量兩邊的位置,通過螺釘A調節機頭的中心位置。確定后擰緊螺釘A,再按上述第(1)項進行調整(圖2)。
④機頭與拖板中心點位移時,將機器調整到平頭鎖眼位置,再轉動機器直到大盤滾柱轉到大盤上第四個尖點邊緣,這時調節螺釘A,使兩個滾柱都能順暢地從曲線槽中出入,然后擰緊螺釘A。
⑤拉住左邊滾柱,轉動機器,觀察右邊滾柱是否能夠順利進出槽口。如有阻礙則通過螺釘A來調整。
⑥在鎖尾部位,機頭與拖板上作兩個標記。轉動機器到剛開始縫圓頭時(兩個標記剛好分開時),這時左邊的滾柱應離開工作槽,并且兩者間應有0.5~1毫米的間隙。
(來源:中外縫制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