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國已不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東盟與美國的集裝箱貿易增速快于中國!
好消息!中國外貿迎來一季度開門紅,進出口同比雙雙實現幅度增長,據中國海關總署4月13日公布的數據,2021年1-3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9.2%,其中出口4.61萬億元,增長38.7%,進口3.85萬億元,增長19.3%。3月外貿進出口3.02萬億元,增長24.0%,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增長20.7%,進口1.46萬億元,增長27.7%。
同時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實現快速增長,服裝出口增速超過紡織品。2021年1-3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233.3億元,增長33.8%,其中紡織品出口2068.1億元,增長30.6%,服裝出口2165.2億元,增長37.5%。3月,紡織服裝出口1220.6億元,增長13.2%,其中紡織品出口623.8億元,增長0.1%,服裝出口596.8億元,增長31.2%。
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外貿能夠實現進出口雙雙大幅正增長,實屬不易。但強烈開門紅背后,2021年外貿增長多大程度上可以持續?面臨市場需求低迷、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地緣政治風險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等嚴峻復雜的局面,小編認為中國外貿增長的背后仍有隱憂。
外媒4月8日消息,墨西哥經濟部外貿副部長盧斯·瑪麗亞·德拉莫拉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根據美國官方4月7日公布的數據,在2021年的頭兩個月,墨西哥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到969.98億美元。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墨西哥在這兩個月中占到美國進出口貿易額的14.9%,其次是中國(14.7%)和加拿大(14.3%)。2019年墨西哥也曾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有分析稱,墨西哥重新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或與中國減緩自美國進口石油等大宗商品有關。
與此同時,隨著貨源轉移,東南亞與美國的集裝箱貿易增長速度快于中國,突顯了該地區不斷變化的采購模式。
根據日本海事中心(JMC)的數據,去年來自東盟的美國集裝箱進口份額首次突破20%,而中國的份額連續第二年下降。
東盟的出口貨運量增長了16.1%,至400萬標準箱,使該地區的總份額達到21.9%,而源自中國(不包括香港)的出口量僅增長了2.4%,至1,080萬標準箱,導致市場份額減少了0.9%。
但是,源自中國的貨物仍占美國總進口量的近60%。
JMC數據顯示,東盟地區的家具和家用電子產品類別錄得最大銷量增長,分別增長了13.1%和29.4%,反映了美國的一定購物趨勢。
其中,越南原產貨物是最大的贏家,貨運量增長24.8%,至199萬標準箱,使越南在美國進口商品中的份額達到了10.8%。
面對貨源逐漸轉向東南亞的趨勢,航運公司增加了來自該地區的直接掛靠,尤其是跨太平洋貿易的停靠。
例如,今年3月,MSC表示將通過一項新的圣淘沙(Sentosa)服務來加強東南亞與美國西海岸之間的貿易,該服務將泰國Laem Chabang和越南Vung Tau(Cai Mep)與長灘直接連接起來。
此外,據Asean+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表示,盡管新冠病毒危機暴露了全球價值鏈(GVC)的脆弱性,但東南亞仍處于有利地位。
AMRO的首席經濟學家Hoe Ee Khor說:“盡管我們已經看到全球價值鏈的一些跨境轉移,但ASEAN + 3地區將仍然是后疫情時代全球價值鏈投資極具吸引力的地區?!薄白匀粸暮Α①Q易緊張局勢和疫情大流行造成的破壞,重新啟動了關于未來貿易體制和全球價值鏈可能重組的辯論,這給該地區帶來了挑戰和機遇?!薄?strong>A China+1戰略仍將是中國的主要供應和消費節點,但某些業務已遷往鄰國——這將增強市場的韌性和多元化?!?br />
此外,更需要警惕的是一種破壞力更強的風險:根據商務部研究院近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外貿企業出口業務壞賬率高達5%,大大高于國際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0.25%-0.5%的壞賬率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同時受疫情影響,各國脆弱的經濟體系及產業鏈,以及某些超級大國可能繼續發動的貿易戰,并且向金融戰轉變的危險,下一階段外貿紡企更應警惕結算風險。
同時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實現快速增長,服裝出口增速超過紡織品。2021年1-3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233.3億元,增長33.8%,其中紡織品出口2068.1億元,增長30.6%,服裝出口2165.2億元,增長37.5%。3月,紡織服裝出口1220.6億元,增長13.2%,其中紡織品出口623.8億元,增長0.1%,服裝出口596.8億元,增長31.2%。
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外貿能夠實現進出口雙雙大幅正增長,實屬不易。但強烈開門紅背后,2021年外貿增長多大程度上可以持續?面臨市場需求低迷、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地緣政治風險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等嚴峻復雜的局面,小編認為中國外貿增長的背后仍有隱憂。
中國已不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
外媒4月8日消息,墨西哥經濟部外貿副部長盧斯·瑪麗亞·德拉莫拉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根據美國官方4月7日公布的數據,在2021年的頭兩個月,墨西哥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到969.98億美元。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墨西哥在這兩個月中占到美國進出口貿易額的14.9%,其次是中國(14.7%)和加拿大(14.3%)。2019年墨西哥也曾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有分析稱,墨西哥重新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或與中國減緩自美國進口石油等大宗商品有關。
東盟與美國的集裝箱貿易增速快于中國
與此同時,隨著貨源轉移,東南亞與美國的集裝箱貿易增長速度快于中國,突顯了該地區不斷變化的采購模式。
東盟的出口貨運量增長了16.1%,至400萬標準箱,使該地區的總份額達到21.9%,而源自中國(不包括香港)的出口量僅增長了2.4%,至1,080萬標準箱,導致市場份額減少了0.9%。
但是,源自中國的貨物仍占美國總進口量的近60%。
JMC數據顯示,東盟地區的家具和家用電子產品類別錄得最大銷量增長,分別增長了13.1%和29.4%,反映了美國的一定購物趨勢。
其中,越南原產貨物是最大的贏家,貨運量增長24.8%,至199萬標準箱,使越南在美國進口商品中的份額達到了10.8%。
面對貨源逐漸轉向東南亞的趨勢,航運公司增加了來自該地區的直接掛靠,尤其是跨太平洋貿易的停靠。
例如,今年3月,MSC表示將通過一項新的圣淘沙(Sentosa)服務來加強東南亞與美國西海岸之間的貿易,該服務將泰國Laem Chabang和越南Vung Tau(Cai Mep)與長灘直接連接起來。
此外,據Asean+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表示,盡管新冠病毒危機暴露了全球價值鏈(GVC)的脆弱性,但東南亞仍處于有利地位。
AMRO的首席經濟學家Hoe Ee Khor說:“盡管我們已經看到全球價值鏈的一些跨境轉移,但ASEAN + 3地區將仍然是后疫情時代全球價值鏈投資極具吸引力的地區?!薄白匀粸暮Α①Q易緊張局勢和疫情大流行造成的破壞,重新啟動了關于未來貿易體制和全球價值鏈可能重組的辯論,這給該地區帶來了挑戰和機遇?!薄?strong>A China+1戰略仍將是中國的主要供應和消費節點,但某些業務已遷往鄰國——這將增強市場的韌性和多元化?!?br />
此外,更需要警惕的是一種破壞力更強的風險:根據商務部研究院近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外貿企業出口業務壞賬率高達5%,大大高于國際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0.25%-0.5%的壞賬率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同時受疫情影響,各國脆弱的經濟體系及產業鏈,以及某些超級大國可能繼續發動的貿易戰,并且向金融戰轉變的危險,下一階段外貿紡企更應警惕結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