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定位明確,出口優勢有望增強——日本縫紉機生產及進出口情況分析
1. 生產:整體回落,產業規模持續縮減
據日本國家經濟產業省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本土從業50人以上的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年末從業人員數為1219人,同比下降5.80%。全年累計生產縫紉機9.93萬臺,同比下降25.01%;實現年產值141.7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億元),同比下降41.87%,日本本土全年生產呈現整體下滑態勢,產業規模持續縮減。從月度生產情況來看,日本本土月度生產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發展態勢。
2. 銷售:本土銷售整體下滑,工業機大幅跳水
據日本國家經濟產業省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本土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共銷售縫紉機13.17萬臺,同比下降24.30%。其中,銷售家用縫紉機量值同比分別下降1.22%和7.22%;銷售工業用縫紉機量值同比分別下降33.47%和43.02%,日本本土縫紉機銷售整體下滑,工業縫紉機銷售更是大幅跳水。
2020年日本本土縫紉機產銷依然呈現出“銷大于產”特點,從其產銷及進出口數據來看,2020年日本進口返外銷現象依然火熱。
3.出口:總體下滑,工業縫制設備出口腰斬
據日本財務省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出口縫紉機產品240.7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3億元),同比下降45.83%。其中,出口家用縫紉機量值同比分別增長4.90%和3.87%;出口工業縫紉機量值同比分別下降35.58%和54.33%;出口縫紉機零部件同比下降38.07%。除基于防疫采購的各類家用縫紉機、自動包縫紉機產品外,其余縫制機械產品出口同比均呈負增長,尤其工業縫制設備出口遭遇腰斬。
從各出口市場來看,2020年日本本土對中國、美國、德國、越南等主要市場出口均呈下滑態勢,其中對中國本土出口額同比下降38.97%;對美國出口額同比下降44.03%;對德國出口額同比下降11.78%;對越南出口額同比下降64.95%。
轉口市場中,對新加坡、中國香港市場出口亦明顯下滑。其中,對中國香港市場出口額同比下降45.70%;對新加坡市場出口額同比下降65.99%。
工業縫紉機方面,日本主要出口地區仍為新加坡、中國香港、美國等轉口市場和中國內地。2020年受疫情影響,日本本土對各主要市場工業縫紉機出口量值出口同比亦呈現大幅下滑態勢。此外,2020年日本本土對新加坡、中國內地、美國市場工業縫紉機出口量降幅均在20%以上,對其前十大出口市場出口量同比降幅均達兩位數。
家用縫紉機方面,2020年日本家用縫紉機出口地區仍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德國地區為主,三地占日本家用縫紉機出口額八成以上份額。其中,2020年日本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家用縫紉機出口量值同比分別增長0.15%和6.21%,約占日本家用縫紉機產品出口總額的34.30%,較上年增長0.76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呈現小幅下滑,其出口均價更是同比下降14.30%。此外,2020年日本本土對德國、緬甸、澳大利亞、捷克等市場家用縫紉機出口量均呈兩位數增長。
零部件方面,日本主要出口地區為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越南等市場。受疫情影響,2020年日本本土對各主要市場縫紉機零部件產品出口同比亦明顯下滑。其中,出口中國本土縫紉機零部件金額同比下降39.81%,出口額占日本縫紉機零部件出口總金額比重為32.12%,比重較去年同期下滑0.93個百分點。
4. 進口:小幅下滑,品種兩極分化
據日本財務省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進口縫紉機產品184.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7億元),同比下降2.40%,總體小幅下滑。各大類產品中,家用縫紉機及其零部件產品進口明顯增長,而各類工業用縫紉機及其零部件進口均呈同比全面大幅下滑態勢。
從進口市場來看,越南、中國內地、中國臺灣三個地區是日本主要的縫紉機產品進口來源地,占日本該類產品進口額比重的九成以上。
綜上所述,經過多年的規劃與調整,目前日本本土縫紉機產品生產定位明確,堅持以研發為主,走小規模精品化生產路線,以滿足內銷市場和部分高端國際市場,并與中國大陸、東南亞產區達成功能性互補。未來,短期內日本本土縫紉機制造定位并不會改變,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協議的簽訂,日本本土產品出口優勢將有望進一步增強。
(注:本文匯率采用的是2020年12月31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1日元=0.06348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