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行這樣評價翔科
最近,主動找上門來要和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的中間商朋友越來越多了,而某些省份因為已經有代理不得不暫時善意的拒絕了遲了一步的新朋友。但有的為了一定要拿到公司代理就直接跳過業(yè)務經理找到我們老板了。
有一點不明了的是為何現(xiàn)在的中間商開始這么青睞我們了呢?老板和一位中間商朋友聊天過程中知曉了大概的奧秘,首先,公司擁有的知識產權產品很多,而部分特殊工藝縫制的產品且基本只有我們制造。再有就是很多冷門少量產品我們不但生產且品質極優(yōu),而很多的同行更善于生產一些量非常大的產品,極小的家庭作坊制造商又不具備這樣的生產能力。
當中間商需要這種冷門產品下單給本屬于他的供應商時,往往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都無法交貨的情況發(fā)生,然而這些在我們公司恰恰相反,但當這些本不屬于我們的中間商找過來打算只是問我們訂購其中的一款冷門產品時肯定是會招到拒絕的。這也就導致這些中間商必然要和我們全面合作才可以。
昨天晚上,一位同行與其中一位中間商登門拜訪我們公司,老板領著他們參觀了公司亂糟糟的研發(fā)試裝工作室,不對外開放的新品500小時的破壞性測試室,這位同行說:在技術創(chuàng)新層面,能夠明顯的感受到了翔科的基因與底蘊,不管是團隊、還是硬件及軟件,絕大部分的同行真的是不在一個層級。
老板說,在技術研發(fā)這一塊,其實我們也是走了太多的彎路,本來有的產品我們如果不堅持自己的特色的話,我們其實是很快就可以盈利的,比如時下還較流行的一款日本繃縫,大部分的同行都是選擇原汁原味的抄襲,實際我們在10年前就開始研究了,但老板非得堅持去改變很多,然后這其中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巨大的,
老板說:人生本來就是彎彎曲曲的走才更有意義,也才會成材。還說,我們之所以把黃河稱為母親河,就是因為它彎彎曲曲的一路上養(yǎng)活了太多人、幫助了太多的地方。它要是直接一條直線就進入大海源頭,那大家就不會認為它這么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