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MAQI,縫紉機維修聯盟論壇
美機MAQI,縫紉機維修聯盟論壇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楊曉東
一、全球服裝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產業現狀
有研究機構分析指出,全球服裝年產能在1000億件以上。據Statista(德國咨詢公司)測算,2022年全球服裝市場收入為1.53萬億美元,較上年略有下降。預計到2027年,這一數字將增至近2萬億美元。
根據中國服裝協會估算,現在我國每年服裝產能大約700多億件,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我國內銷市場規模大約在4.5萬億人民幣,約合0.62萬億美元,約占全球銷售的40%。
全球主要服裝出口國的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WTO
除了中國以外的三大消費市場,根據WTO數據,美國2022年服裝零售額為3078.8億美元,進口為1161億美元,有近三分之一來自進口;日本2022年服裝零售額為589億美元,進口為271億美元,有近一半來自進口;歐盟進口2151億美元,雖然暫無服裝零售額的數值,但是也不難判斷三大經濟體消費市場對于進口服裝的依賴度。
美國和日本市場服裝零售額情況
數據來源:美國商務部、日本經濟產業省
全球及主要國別服裝進口情況(億美元)
數據來源:WTO
發展趨勢
趨勢一:全球生產網絡呈現調整新趨向
疫情之前,2019年中國服裝出口額占全世界的比重從2013年峰值的39.2%降至30.6%。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多地紡織服裝產業依托勞動力成本優勢均實現較快發展,成為全球服裝供應鏈制造端的新生力量。從2013年到2022年,孟加拉國和越南的服裝出口額均翻了一番,占全球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提高了2.7和2.3個百分點,達到7.9%和6.1%。
全球服裝供應鏈也呈現了近土化和本地化趨勢,歐盟服裝出口額占全球比重也從2013年的24.6%升至2022年的27.1%,提高了2.5個百分點;歐盟自盟內進口服裝的金額占歐盟服裝進口總額的比重從2013年的44.6%升至2022年的48.3%,提高了3.7個百分點。
歐盟服裝主要進口國占比變化情況
美國服裝主要進口國占比變化情況
趨勢二:線上零售引領服裝銷售新趨勢
互聯網的普及和Amazon、eBay等電商平臺的迅猛發展已使互聯網成為消費者購買服裝的重要渠道。根據Euromonitor數據,全球服裝市場電商銷售占比在2014年至2022年期間由9.7%大幅增長至30.2%。從信息技術、商業零售未來發展來看,網絡購物所帶來的基于大數據、需求導向的突破實體空間、時間限制的新零售模式變革是大勢所趨。
趨勢三:服裝行業科技應用水平大幅提升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升級,服裝行業的數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自動化數字化裝備得到普及。服裝智能化生產建設步伐加快,全流程自動化制造模式大量采用。云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加速升級迭代,日益成為推動生產力躍升的驅動力量。
趨勢四:貿易保護主義帶來供應鏈重塑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全球化進入速度放緩、格局分化、規則重構的調整期。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美墨加協定》(USMCA)等大型區域自貿協定不斷簽署和實施,不同區域內的經濟貿易合作正在增強,各自的產業鏈供應鏈網絡也變得更加緊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呈現本土化或本國化趨勢,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力圖重振本國制造業,紛紛鼓勵本國制造業企業回流。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顯了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各國紛紛通過法律規定、經濟補貼以及政治手段,促使本國企業加大對本國投資。
二、中國服裝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產業現狀
我國服裝行業堅持創新發展,從數量發展向質量發展轉變,基本實現了服裝“制造強國”目標。全球第一大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地位穩固,產業經濟穩定增長,生產和市場規模保持持續擴大態勢,為支撐世界服裝工業體系平穩運行和推動全球經濟文化合作治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國服裝行業工業企業數量約為17萬家,服裝制造領域從業人數826萬人,服裝總產量約712億件。其中,國內銷售數量超400億件,國內市場服裝銷售總額達4.5萬億元。年出口300多億件。2022年我國服裝出口占全球服裝出口總額的31.7%,高于主要競爭國24個百分點。
圍繞國家戰略,我國服裝產業產能加速向新疆、中西部和海外拓展,逐步形成了東中西部互聯互通、國內外資源有效配置的產業新格局。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助推經濟增長以及產業現代化建設的新引擎。
現階段,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在由消費領域快速向制造領域拓展滲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和綠色技術逐漸融入從原材料、研發、制造到循環回收等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通過建立消費者數據平臺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通過智能改造、單件流水、柔性化生產等智能升級供應鏈體系,推進服裝產業現代化體系建設。線上新零售模式日漸成熟,企業的營銷渠道逐步從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向短視頻、社區團購、社交平臺擴散,銷售比重持續增加。
發展趨勢
趨勢一:加快構筑現代產業體系
以提高行業企業生產效率為重點,發展智能化定制生產方式,推進傳統制造模式向服務型制造模式轉變。鼓勵原始創新,提升集成創新水平,在創新引領、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把控全球價值鏈品牌、文化、創意等高勢能環節,搶占現代競爭制高點。
趨勢二:構建國內為主雙循環發展的市場格局
深耕國內市場,采用多方舉措,加強內需供給體系建設,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同時,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中國服裝行業市場競爭力,滿足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塑造文化自信。
趨勢三:以時尚文化建設提升產業新創造
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時代特征的行業時尚生態,推進基于文化進步、創意引領和可持續發展為內涵的新范式,以文化引領風尚,以創意重塑價值,以包容彰顯個性,中國創意、全球設計加速形成中國服裝業世界級時尚話語權。電商直播、短視頻帶貨等新零售形態,豐富、刷新了全世界的渠道模式。
趨勢四:推動可持續發展
綠色和可持續不再是一個只是應景的說辭,而是成為剛性需求。在貿易政策變化的背景下,國外品牌商對于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極其重視,從生產組織到產品溯源都要求極其嚴格。節能減排,低碳綠色成為外貿型企業的剛性需求。其背后是一個行業對于環境負責任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