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電控箱上面這個插頭一公一母那里有賣的
,誰有賀欣電控箱的說明書, ,抬壓腳電磁鐵的插頭,
2022年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53.1億美元,同比下降0.96%,其中出口235.9億美元,增長1.6%,進口17.2億美元,下降26.5%,貿易順差218.7億美元,增長4.8%。
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1036.3億美元,同比增長6.6%,其中出口958.4億美元,增長8.7%,進口77.9億美元,下降13.6%,累計貿易順差880.5億美元,增長11.2%。
疫情反彈致增幅收窄
在嚴峻的防疫形勢下,4月紡織服裝出口雖然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幅較前期迅速收窄。當月僅增長1.6%,比一季度均值縮小9.6個百分點,導致前4月累計增幅從一季度的11.2%縮小到8.7%。
進口情況更為嚴峻,年初以來進口始終處于負增長區間,且降幅逐月放大,3、4兩月均超過20%。下游產成品產能收縮、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國內消費不振,以及人民幣兌美元快速貶值都是進口持續下降的主要推手。
三大主力市場托升出口
從市場結構看,4月出口保持增長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東盟、美國和歐盟,三大主力市場對整體出口實現增長的正向拉動作用達到5個百分點,出現下降的主要是日本、韓國、英國、阿聯酋等國。
RCEP國家整體下降7.4%,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下降0.1%。三大市場中,以歐盟和美國市場更為穩定,出口增速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4月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增幅僅較3月分別縮減了0.5和1.5個百分點,對東盟出口則縮減了14.2個百分點。
歐盟大類商品出口單價加速上漲。在通脹壓力下,我國對歐盟服裝出口價格持續上揚。4月對歐盟紡織服裝出口保持5.9%的增長,增幅較上月僅縮減了1.5個百分點。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出口量微降3.7%,出口均價上漲23.2%。1-4月,對歐整體出口134.6億美元,增長5.9%,針梭織服裝出口量累計下降7.7%,均價上升27.6%。
東盟面料出口量下降致4月對東盟整體出口增速明顯放慢。作為我國紡織服裝第一大出口市場,東盟對整體出口增長起到重要作用。4月對東盟出口增長12.6%,正向拉動整體出口增長2.3個百分點。但增速較上月大幅回落13.8個百分點,回落幅度超過美國和歐盟。其中最主要的商品面料出口增速明顯放緩,當月增長18.4%,較上月回落25.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數量是導致增幅放緩的主因,數量增幅回落26.4個百分點,單價增幅回落2.8個百分點。1-4月對東盟累計出口增長20.2%,其中面料增長25.2%。
對日本出口缺乏長期增長動力,大類商品出口量下降迅速。3月對日出口短暫的恢復跡象沒有在4月得到延續。4月出口下降17.5%,降幅較年初進一步擴大。日本占我國出口份額已不足6%,當月在我國出口單一市場中的排名被越南超過,退居第三。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合計出口下降19.7%,其中出口量下跌23.5%,出口均價上升4.9%。1-4月,對日累計出口下降9.8%,其中針梭織服裝出口量下降11%,出口單價上升6.9%。
對俄羅斯出口持續、大幅下降。2019-2021年間,我國對俄出口一直呈下降態勢,年均降幅近10%。2022年以來受俄烏沖突影響,降勢更猛。1-4月累計下降21.4%,其中4月下降29.2%,紡織品和服裝各降28.6%和29.7%。
服裝出口起主要支撐作用
當月大類商品出口增長均由價格上漲拉動,出口數量全部下降,家紡產品量、價雙跌。相較而言,針梭織服裝出口量下降的趨勢較緩,僅微降0.5%。大類商品的出口價格雖然仍處于高位,但增速較前期放慢。
1-4月,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分別增長11.1%和6.2%。大類商品紗線、面料、針梭織服裝和家紡產品分別增長18.4%、23.3%、16.4%和0.6%。
上海、江蘇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出口大面積下滑。4月,受疫情防控措施收緊影響,上海與幅射所及的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出口增速明顯下滑。其中主要是上海和江蘇,出口均從3月的增長轉為驟降,增幅差接近40個百分點,出口環比也分別下降19.6%和6%。二者對全國出口增速的拖累達到3個百分點。除上海和江蘇外,當月重點省市出口下降的還有廣東和福建,浙江、山東仍保持增長,為全國增長起到重要穩定器作用,但增幅也較上月回落。1-4月,上海累計出口下降3.4%,江蘇增長8.3%,均低于全國整體水平。
進口方面,作為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的進口省市,上海和江蘇4月進口分別下降29.2%和19.7%,對全國進口增長形成12.4個百分點的拖累。
重點商品進口量降速加快
從前四個月的情況看,紡織服裝進口更弱于出口,量跌價升、量、價背離趨勢突出。受上游原輔料價格飆升和下游需求收縮的影響,1-4各月進口均出現下滑,且降幅逐月、迅速擴大,3、4月下降幅度分別達到20.7%和26.5%,比1-2月(累計)擴大了20-25個百分點。4月,重點進口商品紗線、面料和針梭織服裝的進口量分別下降44.5%、19.8%和36.4%,降幅較3月份進一步放大。進口均價分別上漲21.7%、5.8%和19.9%,漲幅較前期略有緩和。1-4月,大類商品紗線、面料、針梭織服裝的進口量分別下降34.4%、11.5%和25.5%,進口均價分別上升24%、9.1%和23.9%。
內外棉價倒掛持續擴大
4月棉花進口量較一季度縮減,當月進口17.4萬噸,同比下降24.5%,環比下降15.5%,低于一季度20.6萬噸的均值。進口價格仍處于上升區間,但隨著同比基數的抬升,上漲速度略有放緩,當月進口均價上漲36.1%,較一季度42.5%的漲幅有明顯回落。1-4月,棉花累計進口79.3萬噸,下降34%,進口均價上升41.2%。其他大宗紡織原料中,4月化纖和羊毛的進口量分別下降36.6%和26.4%,月度降幅達年內新高,進口均價分別上升20.8%和7.5%,漲幅均較前期回落。
形勢綜述
怎樣看待出口增速下行?
重點紡織服裝貿易省市疫情反復致4月出口增速回落,數據顯示外貿、生產及消費下行壓力突出。
上海是我國重要的紡織服裝制造、出口基地,也是主要的設計研發孵化地,產業鏈條輻射到整個長三角地區。
2021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占全國紡織服裝出口的一半以上,地位舉足輕重。3月下旬到4月,受疫情影響,物流、人員活動受阻,港口出貨速度減慢的不利影響集中顯現。4月底時,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較3月初下降18%,上海下降83.4%。
由供應鏈受阻、物流不暢引發的交貨延遲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進口商將訂單轉移至其他國家。
此輪疫情反復,是自2020年疫情突發后涉及面最廣、防控措施最嚴的一次,對企業生產和內銷造成的影響最嚴重。從統計局發布的4月工業生產數據可以看出,當月紡織業增加值、服裝服飾業增加值、紗、布產量同比均為負值,其中紡織業增加值下降6.3%,服裝服飾業下降0.3%,均低于去年各月的平均水平,但仍好于2020年疫情初發期。
制造業和出口方面,企業主要面臨三大困難:一是訂單減少。采購商受中國疫情及由此帶來的關聯影響對中國產業鏈產生不信任,出現訂單加速外移情況。二是嚴格的防控措施使上下游供應鏈被阻斷,物流、出貨不暢,企業資金流緊張。三是高漲的原材料價格和物流價格導致利潤下降。
針對以上問題,國家頻頻出臺對應措施,財政層面推出了減稅降費政策,貨幣層面推出了人民幣、外匯雙降準等手段遏制經濟下行趨勢。但為防止出現滯脹風險,保持經濟在合理有效范圍內運行,財政和央行均尚未動用“重武器”,以保證政策留有較大的調度空間應對之后更多的不確定性。針對外貿行業短期內的困難和問題,企業和中介組織集體呼吁政府首先改善當下物流阻斷的局面,盡快恢復供應鏈穩定暢通,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提高企業復工復產率;同時加大金融機構和信保的幫扶力度,從資金面上提供最實際的支持,以解燃眉之急。
目前紡織服裝出口面臨的問題多是由疫情突然加劇造成的,應是短期的、暫時性的。只要疫情緩解,物流阻塞和復工的問題就會得到改善。訂單加速外移也多屬應激反應,具局部和短期特征,在形勢平穩后外移的速度會回歸均值,高附加值的產品訂單仍會留在國內。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預料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隨著紡織下游庫存增加、需求減少,價格漲到高點后必然回落,不會長漲不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紡織原料類購進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四個月收縮,4月海運價格也開始見頂回落,都釋放出有助于利潤回升的積極信號。
目前最大不確定性是海外需求的變化,隨著美歐貨幣政策收緊、通脹高企,庫存上升,居民消費欲望和消費水平預期下降。出口價格雖處于高位,但隨著同比基數逐步升高,增速也將明顯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