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798零件圖有嗎
2021年,廣大零部件企業搶抓發展機遇,助推產業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部分企業創出歷史新高甚至翻倍增長。同時,隨著行業邁入新發展階段,零部件產業集群差異化、細分領域強者愈強等趨勢也更加明顯,展現出了零部件產業動能轉換階段性成果和較為強勁的發展潛力。
2021年行業發展情況
產業格局
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已經建立涵蓋全產業鏈、門類齊全的零部件制造與配套體系,主導性零部件本土化供給比例接近100%,且國際企業在國內的采購數量和種類逐年遞增。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縫制機械零部件生產企業超過千家,從業人員約 3-5萬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津冀、廣東等地區。其中,年產值超過 1000 萬元且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業超過 200 家。
生產情況
據估算,2021年零部件(不含電控)行業年工業總產值約 165 億元,同比增長約41%。據協會對主要細分領域單項產品冠軍企業、優勢企業共計50家企業調研統計顯示,工業總產值合計為40.2億元,同比增長60.3% 左右。零部件行業在2021年處于產能快速恢復、擴充狀態。部分零部件供不應求,企業加班加點成為常態。臺州產業集群受當地整機企業帶動,增長速度領冠全國,振盛、三輝、祥方、恒申、永固、歐風等企業業績同比翻番。
經濟效益情況
2021年,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零部件行業平均利潤率快速降至8.2%左右。部分中小型企業利潤總額絕對值持續回落,少數企業利潤率已低于1%。據協會對50家零部件企業調研統計顯示,利潤總額約為4.21億元,平均利潤率約為10.2%。
進出口情況
(1)出口情況2021年,零部件出口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出口縫制機械零部件8400萬公斤,增長20.75%;出口額4.65億美元,增長20.03%(見圖 1、表 1)。家用縫紉機旋梭出口量漲幅較大,達到68.10%。
(2)進口情況
2021年零部件進口需求量額同增,中高檔的機針、旋梭依然是進口主力。據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進口零部件 233.3萬公斤,同比增長52.90%;進口額8837.78萬美元,同比增長40.26%(表 3、圖 2)。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全面邁向強國陣營新發展階段,上游供應鏈作為產業發展的根本基礎和支撐,越來越受到整機企業重視,關鍵零部件因其供給總量相對穩定,在近年來已經成為影響行業發展且被用作競爭重要手段的核心戰略資源。
高質量發展加速,階段性成果顯現
零部件企業緊密圍繞補短板、提質量、強鏈補鏈、構建現代制造體系等發展戰略,不斷在創新中做強企業,全面開啟塑造、實現與縫機強國相匹配的供應鏈的體系建設,階段性成果持續顯現:
技術改造不斷深入。通過不斷增強對硬件設備、工藝再造、流程優化、技術應用等層面的持續性投入,骨干零部件企業效率、效益和管理持續提升。
信息化管理持續升級。作為零部件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兩化融合推進不斷加速。頭部企業基本陸續建立起落地性較強、應用效果明顯的信息化管理架構。
檢測能力不斷提高。協會零部件分會近年來推動零部件產業強化自有檢測、檢驗體系建設初見成效,骨干企業基本建立了專業檢驗檢測部室,并加強了對基礎材料數值、生產過程材料數值變化等關鍵指標的檢測和掌握。
產品品質明顯提升。在行業質量提升工程引領和推動下,零部件行業產品質量明顯增強,主要零部件產品指標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在品質一致性上取得顯著提升。
細分領域強者愈強,產業集群差異化發展
據協會統計,50家骨干零部件企業 2021年總產值的全行業占比接近25%。行業資源不斷向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傾斜,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主要零部件產業集群差異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臺州趨于綜合類、規模化且后續發展潛力強勁;寧波趨于高端化、精品化;菀坪趨于厚料高端化和特種化;東陽偏重于市場化且品質提升較快;昌黎專注于彎針品類。
整零協作日漸深入,戰略合作愈發緊密
2021年,整零戰略合作持續深化,整機企業更加重視與供應鏈端的協同發展。在整機產品家族化、差異化、定制化趨勢帶動下,整零系統化協作新體系和新格局逐漸成型。
瓶頸問題仍待破解
2021年,零部件產業實現快速發展,但制約零部件產業前行的種種瓶頸仍有待解決:
第一,招工難成為制約零部件企業發展的最根本瓶頸。2021年,除個別企業外,零部件產業整體用工人數有所減低,整體從業人員規模減少至3-5萬人左右。
第二,產業發展不均衡。首先,半數企業仍為勞動密集型生產,效率提升較慢;其次,自動化生產水平不高、管理較為傳統,信息化管理落地應用效果不佳;再次,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各細分品類之間、同類企業之間,發展層級存在較大差異,部分零部件供需矛盾長期存在。
第三,低利潤率與持續投入的矛盾日益突出。企業對工藝提升、設備增置、技改投入等層面有所顧慮,部分企業存在短視思維。
2022年發展展望及建議
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022年,廣大零部件企業應進一步堅定信心,把握好行業發展規律,沉著理性應對,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著力:
堅定信心,搶抓機遇
中國縫機正式邁向強國后將在新起點上迎來新發展。廣大零部件企業應當確立長線思維,看到產業整體向好趨勢并未改變,全球市場對高質量縫制設備的需求始終存在。
強者愈強,打造細分領域頭部企業
行業新發展階段,頭部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明顯優于后部企業,并將形成發展良性閉環。廣大零部件企業應因企制宜,集中資源專注主業,以持續性投入不斷優化自身,形成核心競爭優勢。
打造現代供應鏈支撐,強化整零協作
以零部件企業為核心的現代供應鏈,將全面支撐縫機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縫機產業緊密協同的整零雙方,要根據行業強國新階段的要求,強化產業聯動,提升合作粘性。
積極踐行行業責任,推動質量標準工作
作為行業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錨定強國第一陣營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強基”,骨干零部件企業要肩負起更多行業責任,推動、促進行業整體發展:首先,零部件企業近年來對質量的重視越來越強,絕大多數骨干企業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品質管控、質量保障、信息追溯等機制,并摸索出與之適應的執行流程和工作方法。其次,零部件企業應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化工作,對標國際先進標準,甚至制定主導國際先進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