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怎么調,壓0.1老是打皺
換個壓腳

2023年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標志著RCEP對東盟10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等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將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
2022年1月1日,RCEP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10國正式生效;2月1日對韓國生效;3月18日對馬來西亞生效;5月1日對緬甸生效。2023年1月2日,RCEP對印度尼西亞正式生效;6月2日對菲律賓生效。至此,RCEP包含的15個成員國全部完成生效程序,可互相實施關稅減讓,優惠政策紅利將持續擴大。
RCEP生效實施一年多來,成員國之間關稅水平下降,貨物貿易成本明顯下降,有力促進伙伴國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對于我國來說,既有利于開拓出口市場,又有利于優勢產業“走出去”、進行全球化布局,從而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RCEP成員國建立起競合的供應鏈布局和貿易投資模式
RCEP成員國在全球紡織服裝貿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也影響重大。2022年,我國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達953.1億美元,同比增長9.7%,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9年的27.3%升至2022年的29.5%。
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以及服裝企業跨國供應鏈生產布局能力的提高,近年來我國從RCEP成員國進口的服裝規模持續擴大。我國從RCEP成員國進口的主要原料包括:
越南:進口大量棉紗、服裝;
柬埔寨:進口棉針織服裝等;
日本&韓國:進口功能性面料、化纖制紡織品服裝、紡織染料等;
澳大利亞&新西蘭:進口優質羊毛等紡織原料。
長期以來,受勞動力成本及供給、貿易優惠安排、棉花配額、采購戰略等多方面因素影響,RCEP成員國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優勢明顯的區域產業合作模式,中國與日韓、東盟國家之間建立了既競爭又合作的供應鏈布局和貿易投資模式。
拿日本來說,中日兩國是相互重要的貿易伙伴,雙方之間的貨物貿易規模非常大,占據了雙邊貿易總額的大部分。RCEP協定生效后,日本面向中國的無關稅品類比例從8%提高至86%,中日兩國將逐步取消包括工業、農業和漁業等領域的大部分商品關稅,逐步減少非關稅壁壘、擴大市場準入和提高貿易便利化等。
以2021年數據為例,中國對日出口的紡織品出口額為684.1億美元,約占總出口額的7.4%,日本對中國的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依存度較高,其中中國紡織品在日本進口市場占有率高達58.51%。
RCEP生效后,關稅減免最大程度上影響著中日兩方的紡織品貿易。以往,中國紡織產品出口日本普遍面臨著4.7%至10.9%的關稅,在RCEP生效后,日本對中國33.7%的紡織服裝品立即實行零關稅,最終零關稅覆蓋率達99.2%。中國紡織品在進入日本市場方面將享受更低的關稅和更少的貿易壁壘,這將有利于增加中國紡織品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
RCEP生效能夠助推紡織貿易的競爭公平。日本已經與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這些國家比中國更早享受紡織品出口的免稅優惠。例如,日本與越南簽署的FTA中,越南對日本的紡織品實行零關稅,日本也同樣對越南的紡織品實行零關稅。RCEP生效將促進中國紡織企業逐步公平參與日本市場的競爭,降低出口成本。紡織企業可通過原產地規則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擴大對日本的出口。隨著RCEP逐步生效實施,從中國進口面料,在東盟加工成服裝后再出口到日本,也可以享受免稅待遇。
總的來說,RCEP全面生效也將進一步發揮東盟國家低成本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將促進東盟國家的紡織服裝出口、就業和經濟增長。同時,將帶動中國紗線、面料等中間產品對東盟的出口增長,區域內紡織服裝貿易流動性、活躍度和相互依存度顯著提升,從而帶動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供應鏈的崛起。
將逐步形成更加繁榮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
2022年,我國企業在RCEP項下享惠出口貨值2353億元人民幣,可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15.8億元;享惠進口貨值653億元,減讓稅款15.5億元。2023年一季度,我國企業在RCEP項下享惠出口貨值622.9億元,可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9.3億元;享惠進口貨值182.5億元,減讓稅款4.8億元。
從貿易看,2022年,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總額12.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0.8%;2023年1至4月,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總額為4.12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30.9%。從吸引外資看,2022年,我國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投資額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3.1%;2023年1至4月,我國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投資額近89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3.7%。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測算,到2030年,RCEP將帶動全球GDP每年增長1860億美元。RCEP為重塑世界經濟體系的未來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政策框架——擺脫貿易和投資條件驅動的“囚徒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強貿易和投資活力、分擔公共產品成本,從而增進社會總福利,并以更強韌的區域一體化鑄就全球一體化基石。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表示,15個成員間貨物、服務和投資市場開放承諾,疊加各領域高水平規則,將極大促進區域內原材料、產品、技術、人才、資本、信息和數據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逐步形成更加繁榮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促進成員國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開放合作。
全面生效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RCEP深入實施仍面臨著國際局勢不穩定、國際金融環境動蕩等因素影響,各成員國若想從RCEP實施中切實獲益,需要進一步增進互信、發展友好關系,把干擾性因素降至最低。接下來,RCEP的實際政策成效和利用率將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各成員國執行協定的落實力度和程度,各國應著力做好本國RCEP高質量實施,協力推動預期目標的實現。
RCEP生效實施一年多來,成員國之間關稅水平下降,貨物貿易成本明顯下降,有力促進伙伴國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對于我國來說,既有利于開拓出口市場,又有利于優勢產業“走出去”、進行全球化布局,從而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RCEP成員國建立起競合的供應鏈布局和貿易投資模式
RCEP成員國在全球紡織服裝貿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也影響重大。2022年,我國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達953.1億美元,同比增長9.7%,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9年的27.3%升至2022年的29.5%。
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以及服裝企業跨國供應鏈生產布局能力的提高,近年來我國從RCEP成員國進口的服裝規模持續擴大。我國從RCEP成員國進口的主要原料包括:
越南:進口大量棉紗、服裝;
柬埔寨:進口棉針織服裝等;
日本&韓國:進口功能性面料、化纖制紡織品服裝、紡織染料等;
澳大利亞&新西蘭:進口優質羊毛等紡織原料。
長期以來,受勞動力成本及供給、貿易優惠安排、棉花配額、采購戰略等多方面因素影響,RCEP成員國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優勢明顯的區域產業合作模式,中國與日韓、東盟國家之間建立了既競爭又合作的供應鏈布局和貿易投資模式。
拿日本來說,中日兩國是相互重要的貿易伙伴,雙方之間的貨物貿易規模非常大,占據了雙邊貿易總額的大部分。RCEP協定生效后,日本面向中國的無關稅品類比例從8%提高至86%,中日兩國將逐步取消包括工業、農業和漁業等領域的大部分商品關稅,逐步減少非關稅壁壘、擴大市場準入和提高貿易便利化等。
RCEP生效后,關稅減免最大程度上影響著中日兩方的紡織品貿易。以往,中國紡織產品出口日本普遍面臨著4.7%至10.9%的關稅,在RCEP生效后,日本對中國33.7%的紡織服裝品立即實行零關稅,最終零關稅覆蓋率達99.2%。中國紡織品在進入日本市場方面將享受更低的關稅和更少的貿易壁壘,這將有利于增加中國紡織品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
RCEP生效能夠助推紡織貿易的競爭公平。日本已經與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這些國家比中國更早享受紡織品出口的免稅優惠。例如,日本與越南簽署的FTA中,越南對日本的紡織品實行零關稅,日本也同樣對越南的紡織品實行零關稅。RCEP生效將促進中國紡織企業逐步公平參與日本市場的競爭,降低出口成本。紡織企業可通過原產地規則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擴大對日本的出口。隨著RCEP逐步生效實施,從中國進口面料,在東盟加工成服裝后再出口到日本,也可以享受免稅待遇。
總的來說,RCEP全面生效也將進一步發揮東盟國家低成本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將促進東盟國家的紡織服裝出口、就業和經濟增長。同時,將帶動中國紗線、面料等中間產品對東盟的出口增長,區域內紡織服裝貿易流動性、活躍度和相互依存度顯著提升,從而帶動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供應鏈的崛起。
將逐步形成更加繁榮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
2022年,我國企業在RCEP項下享惠出口貨值2353億元人民幣,可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15.8億元;享惠進口貨值653億元,減讓稅款15.5億元。2023年一季度,我國企業在RCEP項下享惠出口貨值622.9億元,可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9.3億元;享惠進口貨值182.5億元,減讓稅款4.8億元。
從貿易看,2022年,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總額12.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0.8%;2023年1至4月,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總額為4.12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30.9%。從吸引外資看,2022年,我國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投資額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3.1%;2023年1至4月,我國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投資額近89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3.7%。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測算,到2030年,RCEP將帶動全球GDP每年增長1860億美元。RCEP為重塑世界經濟體系的未來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政策框架——擺脫貿易和投資條件驅動的“囚徒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強貿易和投資活力、分擔公共產品成本,從而增進社會總福利,并以更強韌的區域一體化鑄就全球一體化基石。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表示,15個成員間貨物、服務和投資市場開放承諾,疊加各領域高水平規則,將極大促進區域內原材料、產品、技術、人才、資本、信息和數據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逐步形成更加繁榮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促進成員國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開放合作。
全面生效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RCEP深入實施仍面臨著國際局勢不穩定、國際金融環境動蕩等因素影響,各成員國若想從RCEP實施中切實獲益,需要進一步增進互信、發展友好關系,把干擾性因素降至最低。接下來,RCEP的實際政策成效和利用率將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各成員國執行協定的落實力度和程度,各國應著力做好本國RCEP高質量實施,協力推動預期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