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行業大咖論市
自2016年三季度至今,行業迎來了長達近一年的市場回暖,持續時間遠超傳統旺季周期。那么,本輪回暖何時結束,之后市場怎么走,會怎樣變化,怎么去應對?針對上述問題,整機、商貿、電控等領域骨干企業大咖集聚一堂,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縱論了行業發展及各企業的應對之道。
郭衛星
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本輪市場回暖,估計會一直持續到2018年4至5月份,但隨后會重新經歷新一輪更為慘烈的洗牌。未來優勢企業會越來越好,資源越來越集中,本輪回暖雖然需求放量,但已經被淘汰的產能很難再恢復,其中有市場洗禮、供應鏈整合、誠信等很多因素。今后一旦退出,再進入的機會很渺茫,經過幾輪二八分化的洗牌之后,行業才能更健康、更有序。
朱淼海
浙江中捷縫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對于縫制設備來講,總體的市場總量是變化不大的,只是結構上有所轉移,從國內轉向了國外。從去年開始,海外市場爆發了對低端產品的需求,但很多客戶對質量和品牌也是有要求的。海外很多市場的發展,延續了五到十年前中國的模式,對此我們是有經驗的,所以未來海外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
王桂榮
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總經理
隨著整機企業二八分化的加快,商貿企業也會隨之開始變化,并且是不可逆的。從整機角度看,用戶對設備的要求從關注價格變為既要品牌也要價格。因此,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和認知度會越來越成為決定性因素。
杜時洪
河北藍天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智能設備的推廣上,北方市場相對有一些滯后,主要需求還集中在生產環節的某些節點、某些工序的自動化,如果全盤推行更集成的自動化,客戶的接受度會有對沖。但是這種趨勢是存在的,而且增長很快。同時,用戶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價差的敏感度在下降,行業品牌建設迎來了黃金時期。
陳新華
常州市祥泰針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前祥泰訂單排得很滿,已經延續到明年。說明市場對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需求是持續放量的。祥泰始終圍繞“需求”發力,這是未來發展的潛在動力。祥泰現在主推的定制,也是圍繞需求去擴展。未來在海外市場,祥泰會加大服務,與當地代理商加強合作。
李錦洪
中山市華辰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細分市場、產銷聯動,一直是華陽經營的核心原則,具體來講,就是在細分領域做深服務,做深競爭力,堅持產品優化,做模塊化的產品組合。未來市場依靠單臺設備去競爭,已經沒有優勢,從需求角度出發,要通過設備加技術的組合,打造新的服務方式。
秦倉法
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今年鮑麥克斯可以做到2個多億的規模,但應收款占比很少,所以企業整體運行是良性的。現在需求放量并不是總量增長,而是二八分化后市場集中度提升的表現,優勢企業更能占有市場,會越來越好。所以我認為,未來的市場,是強者恒強的。
唐志鈞
東莞市祥興針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對下游用戶使用智能設備、機器換人是有具體激勵措施的,證明智能設備的前景是得到認可的。作為經銷商,不僅要銷售設備、做好售后服務,更要從用戶思維和角度,提供盡可能多的增值服務。
陳 征
標準縫紉機菀坪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整機企業要通過各種渠道,深入到一線用戶當中,只有了解用戶生產的全過程,才能更好的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從縫機的市場看,沒有賣不出的產品,只有質量不好的產品,所以質量為先的根基,是未來所有企業都要重視的。
總結行業骨干企業負責人的觀點,行業本輪回暖還將持續成為共識,但能從中受益的企業會越來越集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將占據更多的資源和市場空間。對海外市場而言,隨著市場格局的轉化,以及國家“一帶一路”等政策出臺,縫制設備迎來了國際化的新機遇,但應看到,“中國制造”的出口競爭力,還需要民族企業的齊心助推。